萨万.辛格 书信录 23 (灵性珍宝)

2016-02-24

 巴巴.萨万.辛格(Baba Sawan Singh)

 

二十三

 

    从读〔你的来信中〕,我很高兴得知,你是那么急切想得到灵性进步,并为了达致此目的而奉献时间。你说,“灵性的进步似乎像蜗牛爬行[那么慢]。”将注意力从身体撤回至眼中心是一件缓慢的事。心智已经那么深深地依恋于物质,以致现在发现要心智脱离物质是很困难的。

 

专注于眼中心复念五个圣名是最安全和最容易的方法,借着信仰和毅力,我们便会成功。不要去注意心脏部位的疼痛和喉咙发紧。你感觉到这些,是因为复念圣名时注意力没有专注于眼中心,而且注意力离开眼中心并且下降至喉咙和心脏中心。应保持注意力在眼中心上面,这是持名「这方法」的一个必要部分。

 

而且,呼吸应该如平常一样,不要使之紧张或感受压力。事实上,在复念时,你应该不会注意到你的呼吸,就像你从事日常工作时并不知道你在呼吸一样。当你将注意力保持在眼中心并增加持名的时间时,你的定力会改善,疼痛也会自动消失。应将[灵魂之流]撤离整个身体,包括心脏和喉咙中心。

 

与未受印启者讨论圣道时,弟子可以自由地讨论,如同讨论其他的科学和哲学一样,但是,弟子不应透露自己的内在经验以及在印启时所学到的东西---圣名、坐姿、各灵境的特殊的声音和光等等。弟子可以讨论持名的原理,一位在世上师的必要性,音流,人身作为实验室,以及头脑是一切秘密之宝库的原理;亦可以讨论人为万物之最高等,因为人被赋予与创世主接触的能力,因而于活时便能解开那永恒的秘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弟子应当运用他自己的判断力,来辨别真正的求道者和为追求好奇的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当初是好奇的人,在听了圣道的课题后,变成真正的求道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弟子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圣道的表达方式。若他本人是动摇的、未信服的,那么他便不会给听者留下多大的印象。真正的求道者不参与争论,“若是智者,一言足矣”的规则于此处适用。

 

 “对我的上师怀爱的服务是我生命的目的。”我们能够献给上师的最好的服务是将注意力从身体撤回至眼中心,越过星星、太阳和月亮,在里面与上师的光明体会面。这服务以“你”来取代“我”,而完成弟子的责任。弟子已将自己放在上师的手上,现在是上师带领他回去灵性的家的时候了。

 

我们应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像一个有理性的人那样,遵从健康的法则,有需要时听从医生的劝告,试着去将身体保持在一个良好和健康的状态。没有必要忍受那些可以被治愈的病痛。扁桃腺和腺状肿对灵性进步并非必须,若患了相关的疾病,而且医生建议将它们切除,那么便将它们切除吧。

 

“顺便一提,修这个「道」的弟子学到最好的山草药使用法、最好的运动、正确的食物使用法、正确的呼吸法和医治身体的各种方法(引自《 Mat Prakash 》) 。这些我们都可以忽略。遵从通常的健康规则以及必要时听从医生的劝告,这就够好了。无论如何,重点应在于接触里面的上师和聆听钟声。

 

当灵魂朝向「达斯温·德瓦」进步,它会依次脱离物质的身体、星光体和因果体。在虔诚灵修中,随着定力的改善,心智和灵魂会撤离身体,经过眼中心,然后越过有星星的天空、太阳和月亮,而与上师的光明体相会。从此以后,上师的光明体便充任我们的向导,灵性旅程在上师的陪伴下进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