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给乐葩.辛格的教理》(十三)

2016-09-05

左二为作者:圣.给乐葩.辛格

 

在这个世界上,便没有任何恶魔存在。假如出现恶魔,那是由于内心或头脑戴着雾面或有色眼镜。你会发现如果以我告诉你的方式思考,自然地你会敬爱所有的众生,甚至是你的敌人。他们可能对你不这么认为,但假如你检讨对别人的每一个邪恶念头,你将会以明师赐予的视角,看到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的示现。那时自然地每个人都会变得美好。甚至在敌人身上也会看到这种美丽,曲解的看法是由于戴上迷蒙的眼镜。

 

成为先知,看见上主在一切事里的作用吧!

 

我们必须学会宽恕和遗忘,这是为了获取和平、宁静的生命黄金法则。发展出平静、专注的情绪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样的情绪将转而加持我们,使我们的打坐成功。宽恕的人,会加倍受到祝福的。报复是懦弱的,但宽恕别人的过错则是尊贵的善行。印启弟子被建议每天就寝前,仔细察看一下自己的业,看看这一天是不是有引起别人不悦,或错怪他人。如果是这样,他们必须忏悔,祈求上主的恩典。同样的,如果别人以不同的方式来伤害印启弟子,必须宽恕他们。圣经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里头说到,一个人祈祷之前,必须宽恕错怪我们的弟兄,宽恕他们的短处和缺点,这样天父才会宽恕他的短处。显而易见地,我们必须对这样宽容的感觉念兹在兹,每天练习。在我们离开世界之前,必须原谅所有错怪我们的人,那将有助我们的灵魂在内在世界的旅程。

 

如果某人犯错,原谅他们。但人们喜欢正义更胜于宽容。记住,正义的制裁,心永远无法被洗净。外表上,他可能语气坚定地说,他要宽恕,但心里,他却想朝这位冒犯者挥拳打去,与他切掉关系。如果你心中没有怜悯,如何能够诚实地说你原谅了呢?一个人必须在身口意上,宽恕并且遗忘,这样他们才会一天天成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

 

爱不批评、不强加、不吹嘘、不反映别人的短处,但却以建设性的方式作用。

 

爱美化了一切。

 

我们必须学习往内看,而非往外。看别人眼中的刺,远比看自己的梁还容易。在改造别人之前,必须先改造自己,但不幸的,我们总是急着去改造别人。必须藉由自我检视,一个个除去我们所有的不完美,这将带来满满和平。爱美化了一切,如果我们学会爱每一个人,特别是爱心亲切的言词,我们所有的不完美都会被洗去。谦卑爱心的话语不花一分钱。如果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态度,我想你百分之九十的麻烦都可以免去。

 

着火的地方先变热,然后热力会传送到周围。怒火也是如此。一个假想的错误会像刺一样,使头脑发怒。当一个人承受不住时,就会暴发成仇恨、鄙视之火(开始四处开骂),心灵失衡,像癌症般散发出恶臭的气味,真正持续地污染周围气氛。我们大部分的伤害和错误都是思想的结果。像这样的念头会无尽地繁衍,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唯有改变对生命的态度,才能从这个恶性循环中脱离。为什么只是为了微不足道、无关紧要的小事而牺性我们的宁静呢?不要沉思默想在这些假想的错误上,最好是专注在更高的生命面向(内在和外在的神性上),因为这个世界确实是上帝的世界,上帝就住在里面。

 

你将逐渐对你的情绪和感情,诸如自傲、淫欲、贪婪取得更大的控制,而且发展出谦卑、满足、贞洁和爱的美德。将去除评断别人的习惯,开始使自己适应别人的短处和缺点。不是忽视他们,便是对他们提供建设性的帮助。这样的调整之后,你会为自己,也为周遭的人带来更多的阳光和快乐。如果你平静下来想,便会了解大多的人都还尚未完美。

 

在广大的造化中,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个人的感知。遗传、环境、和教诲造就了一个人的样子。我们无法因为个人的想法的不同而责备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和思考方式。他们必定不同,他们真得有很大的不同。对此无计可施。另一方面来说,这是感性生活的象征。我们不必因此争论不休。即便出于无知,他们有时可能批评此一灵性教理,口出秽言,他们无法克制。但这不应干扰到真理的追求者。我们必需温文有礼地对待甚至卑下的行为。恶言相向无济于事。如果有误会的话,我们可以甜美、温和地设法厘清误会,而非以对抗的态度。建议大家不要与任何宗教团体、组织、信仰、教派有任何讨论或争辩。

 

  仔细检视这个问题会看到,通常当一切事顺从我们的心意时,我们不会担心、受怕。一旦想到我们的利益受挫、情感受阻时,一连串的反应将开始,根据一个人的身体、头脑、和道德建置,产生暴力的想法、言语和行为。

 

更多资讯:

http://www.aiweibang.com/m/u/3309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