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的苦恼《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附 阅读参考
编者按:鲁米 (Rumi),原名:贾拉鲁丁•巴尔赫(Jelaluddin Balkhi),在Sant Mat系统里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圣人,其诗作因为源自内在而得以跨越地域、种族的局限,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在华人世界,鲁米的诗作也有不少翻译作品,如:《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鲁米Rumi诗选》、《火 : 鲁米抒情诗》、《玫瑰寓言》、《爱的喜悦 : 鲁米箴言诗精选》、《玛斯纳维全集》、《爱的火焰》、《偷走睡眠的人》、《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万物生而有翼》等等。《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资料源自网络,侵权秒删。
情人的苦恼《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附 阅读参考
情人的苦恼:
藉热情之火熊熊燃烧,
情人走过之处,
均留下烧痕。
破碎心灵的哭吼,
是通往上帝的入口。
✔ 阅读参考 ✔ 碰巧,鲁米是其中之一 在鲁米的诗里,情人多用来比喻渴求融入至上意识(上帝、源头)的修行人,其实这样的人是极少数——这么说有如下几重含义:在芸芸众生之中,真正有“回家”(一般比喻融入至上意识)想法的人是少数;在这少数人之中,真正渴望“回家”并付出行动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在这极少数的人之中,有幸值遇真师的人就只能是少之又少了。在这少之又少的人之中,与娑婆世界因缘深厚的人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碰巧,鲁米是其中之一。
✔ “空手把锄头”的禅意 在比较高级的内在境界里,行者与行者觉知或融入的对象是没有差异的,可以互相替代。所以,在鲁米的诗里,有时情人是情人,有时情人是情人的对象。与之类似的是中国禅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禅意。
✔ 残酷的去我执 修行即是行人融入上帝,亦即个体融入无限,也就是大家口里的去除“我执”的过程。这首鲁米短诗里通篇说的就是去“我执”。把鲁米的这首诗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行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没有一处完整的存在、没有一点与众不同(特点),于是,才有可能“通往上帝”。
…其实,世间的一切爱都是“仿制品”…我属于你《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
“神仙”与“神精”“坐上”与“坐下” 你的爱让我醉倒《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
~“巴克提”的鲁米式诠释~渴盼你的滋味《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