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的渴望》6、获得灵性指导

2018-07-07


6、获得灵性指导 Receiving Spiritual Guidance

 

1、现世物质存在的师父和师父的力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师父如何保护弟子?

 

帮助并且保护我们的是上帝的力量。当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在如我们是谁、上帝是存在的吗、以及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是怎样的这类问题上的时候,最终都会明白有某种力量在控制着这个世界,事情并不是随意发生的。这个宇宙中的很多事情都在不受我们控制地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自发发生的。上帝,那个创造了这个世界的人,控制着所有发生的一切。随着我们慢慢地成长,经历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上帝的信仰会不断地加强。

 

我们所处的社会有一种系统,当我们要学习某一特定学科的时候,我们会去找一个这方面的专家来教我们。这就是我们去学校上课的原因。不然的话,既然我们都接受过教育,为什么都不自己教孩子呢?大多数人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因为我们觉得一个人可能是物理方面的专家;另一个可能是化学方面的专家;而第三个人可能是历史、地理或一些其他学科的专家。我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老师门下,这样他们就可以从不同领域的专家那儿学习这些学科。同样的,灵性师父的角色就是帮助人们发展培养人生的灵性方面。

 

人类有三个方面。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我们的肉身和物质活动。也有生活的心理或智力方面(心智方面)。我们用心理方面来思考、学习,以及在一个智力水平根据什么对我们是最有意义的来做决定。大多数人的发展并不会超出他们的物质和心智方面。还有第三方面——灵性方面——只有少数人会关注。灵性师父的角色就是在其他人类中挖掘出这个方面。师父的工作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灵魂,是上帝的一部分。师父帮助我们通过冥想反转自己的注意力,以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冥想,灵魂可以超越这个物质世界的意识,穿越内在的灵性之旅,直到到达它的源头,上帝。

 

师父在这段旅程中作为向导和伙伴来为我们服务。首先,我们旅行到星空领域,在这儿我们会拥有一个星空的身体和思维。然后,我们到达因果层,在这儿我们会有一个因果的身体和思维。在穿越了物质、星空和因果层这三个较低领域之后,我们褪去了物质、星空和因果的外皮,到达第四个领域或者称之为超因果层。在这儿我们会认识到自己就是灵魂,并且只有薄薄的一层覆盖在灵魂上面。最终,我们到达了真领域(Sach Khand),或者真理的领域,这儿所有的覆盖物都会褪去。在那儿,我们会体验到自己作为灵魂回归上帝。在这一阶段,我们会亲身了悟到有一种力量在帮助和引导我们。

 

桑特垫(Sant Mat)的师父们教导上帝的力量通过一些人极推动来工作。人类从其他人类身上学习。由于我们习惯于通过身体感官来学习,而上帝是精神灵性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物质层面的老师的帮助。这股力量通过一个人极工作,以便我们可以从他那儿学习。但是帮助我们的并不是师父的物质形态。不管是哪一个人极,实际上都是上帝的力量在帮助和引导我们。它需要一些人类形态,因为假如没有的话,我们就不能认出它来。圣人们和师父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就是要在我们自己的水平与我们谈话。他们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来观看和学习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他们在做些什么。然而,帮助我们的仍然不是师父的肉身。我们认为是他们的外在形象在帮助我们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师父的肉身。然而,那个肉身并没有为我们做任何事。帮助我们的只是通过那个身体在工作的上帝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在桑特垫(Sant Mat)中,师父们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要与上帝的力量相连接的原因。不要让自己与师父的肉身相连,因为那个身体也会消亡。我们要与通过这个人极工作的上帝的力量相连。

 

当我们冥想并专注于内在的光的时候,我们会穿越内在的光、天空、星星、月亮和太阳等景象,到达师父闪耀的或者空灵的形象身边。这个闪耀的形象作为我们内在的向导,在我们的旅程中保护我们,并带领我们回归上帝。师父的肉身成为了这个力量的代言人。因此,真正的师父不是那个肉身,而是上帝的力量。这才是那个真正保护我们并把我们带回永恒家园的存在。

 

 

 

2、我们该如何看待师父?

 

重要的是要理解我们所谓的“师父”并不是指师父的肉身。我们的师父,那个向导,是上帝的力量。在这个物质世界,我们需要一些我们能够理解的相关物,因为作为人类,我们从来没有用肉眼看见过上帝,或者用肉耳听到过上帝的声音。为了认识到上帝的力量在帮助我们,作为人类,我们发现把特定的某张脸认作我们的向导要更容易。当我们印启之后,就能够识别出师父肉身形象的那张脸。然后,我们冥想的时候,就能认出那张脸,作为师父内在的闪耀形象,而上帝的力量正是通过他来工作的。并不是说这个肉身是上帝或者师父。而是上帝的力量是我们的师父或者向导。肉身在那儿只是为了引导。我们可以把师父的肉身形象当作一个向导,或者一个帮助我们的兄弟,但是真正帮助我们的是上帝。是上帝的力量在内在的领域引导我们。

 

 

3、假如我们印启了,也非常爱师父,有时候我们会想要把这个灵性的好带给那些我们爱着的但却没有印启的人。举个例子,我的父母并没有印启,但是我经常会想:“如果师父的祝福也能给到他们,难道不好吗?”师父的慈悲会扩展到那些我们爱着的却没有印启的人身上吗?

 

师父们非常明确地说过,一旦我们印启了,师父的慈悲不仅仅只是给到我们,也会扩展到我们附近以及亲近的人身上,我们爱着的人、我们的亲戚朋友以及那些与我们亲密的人。这就是如何为很多人提供帮助的方法,不仅仅是我们的家人,还有那些我们接触的爱着的人们

 

 

4、从与师父在一起的时光,到离开师父的时光,我们要如何做调整?似乎我花越多的时间与师父待在一起,没有他的日常生活就会变得越没有意义。我知道师父想要我们遵守积极的神秘主义,为家庭、事业以及社会履行我们的义务,但是与师父待在一起是令人如此的幸福和陶醉,以至于相比较之下生活中的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似乎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

 

事实上我认为没有需要调整的,因为无论我们的肉身是否与师父在一起,师父总是伴随着我们的。这是一个对于上帝的力量总是在帮助我们的事实的认知。师父们都告诉过我们,从我们印启的那天开始,师父的闪耀形象就一直坐在我们内在灵魂的座位上。当我们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放在师父身上,这有助于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上帝。圣人们都写到过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的好处,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上帝,而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方面。

 

生活是非常物质的,我们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在一起。我们有工作要做。这并不是一条泯灭人性的道路,它不会要求我们离开自己的社会和家园,让自己的肉身停留在师父脚边,即使我们中的有些人是想要这样做的。桑特垫(Sant Mat)之路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圣·达善·辛格师父所说的,我们所要走的是一条“积极的神秘主义”之路。这意味着我们要尝试胜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参与日常琐碎工作的同时,我们的注意力要聚焦于上帝。这是习穆兰对于我们的帮助。当我们习穆兰的时候,就是在想念上帝。这也是当我们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当我们专注于师父的时候,他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上帝。

 

师父并不是那个肉身;而是通过那个人极来工作的上帝的力量。吸引我们的是上帝的力量,是通过这个人极来工作的充满爱的、明亮的以及完全环绕覆盖的上帝的力量。它并不是要把我们引向师父的肉身,而是要把我们引向上帝,引向那股神圣的力量。

 

上帝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圣经有言:“最开始的时候有Word,Word是与上帝同在的,并且Word就是上帝。”(约翰1:1)(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上帝和那神圣的Word是一体的同一的。它是所有创造物心脏里的一种灵性的力量或者振动,使得一切事物变为存在。事实上这就是所谓的师父或者师父的力量。是这股令人狂喜的富有磁力的力量在吸引我们靠近它。这就是我们在物质层面发现的师父的吸力。一旦我们在冥想上花费了足够的时间,就能开始与日俱增地认识到这股拉力。这股吸引力存在于我们人生的每时每刻。

 

圣人们说过,我们应该要到达一个闭上眼睛而后能看见师父的闪耀形象的阶段。我们要看到那个从他那儿获得印启的师父的闪耀形象的唯一原因在于我们需要以某种形式来认知到这股力量,因为在人类的身体里,我们只能认知到自己通过眼睛和耳朵体验过的。因此,这股力量取用了师父的肉身形象以便我们可以认知到上帝的力量。这就是要求我们冥想的时候要到达可以体验到那个闪耀的形象,可以与那个闪耀形象交谈,可以向那个闪耀形象提问并得到答案的阶段状态的原因。

 

·达善·辛格师父经常会说这个闪耀形象会成为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免费顾问。每次我们需要一些信息或者有要回答的问题的时候,或者我们遇到了困境,艰难的生活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冥想突然回到内在,提问,得到答案,然后,看,我们又能继续前行了。我们要到达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在冥想之后,变得更有接受性,生活更加充满爱和关心,并且力行伦理美德之后,就能达到这一阶段。因此,作为一个回归上帝之路的探求者或者弟子,我们要与这股上帝的力量相连通。一旦连通以后,在物质层面我们就不再会有与师父分开的感觉了。然后我们就时时刻刻都能认知到上帝的力量。

 

 

5、桑特垫(Sant Mat)之路教授说现世的师父被上帝委托了任务。那已经离开这个物质世界的师父们会再回来拥有另一段人生吗?如果不会的话,那这些完美的灵魂是从哪里转世为人的呢?

 

师父们都说过,上帝会派自己的儿女——或者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称谓的任何术语——来帮助灵魂回归上帝。卡比尔(Kabir)阁下,在五百多年前塑造了现今的桑特垫(Sant Mat)形式的原型,他描述了这个创造物是如何变得有生命的。曾经有一个信徒名叫Kal,他做了非常多的忏悔苦修,并以极大的努力赢得了上帝的恩惠。上帝很高兴,并且在上帝的智慧中,为他的那些忏悔苦修授予了他三个恩惠。Kal想统治一个王国。至此,卡比尔阁下告诉我们造物只有两个领域:真领域(Sach Khand),由纯粹的灵魂组成,以及Par Brahm,由在幻象之上覆盖着一层薄纱的灵魂组成。当Kal想要拥有一个领域的时候,那三个较低的领域就产生了:因果领域(causal region),一个灵魂与物质相对等混合的领域;星空区域(astral region),一个相较于灵魂物质占更多的区域;以及物质领域,即我们所居住的地方,以物质为主,只有很小量的灵魂。Kal被授予了这三个较低领域的管辖权。从上帝分离出来的灵魂会被送到这些领域。当灵魂来到这些领域的时候,只有Kal可以根据已经建立的业力法则来决定它们在这些较低领域的来回循环。由于设定了这个业力法则,Kal索要了三个好处:一,当灵魂离开肉身的时候,它不会立马回归上帝;二,没有肉身的灵魂会忘记它们在真领域(Sach Khand)上帝那儿真正的家,并且它们也会忘记自己的前世;三,假如上帝想要任何灵魂回归,它不能通过展示奇迹来收回;相反,上帝要以人类的形式,通过萨特桑(satsang)或者灵性讲谈的过程来带领灵魂回归。因此,如果我们正处于一种形式中,就不会记得自己的前世,也不会记得前前世或者前前前世或者更久以前。因此,最终我们会忘记上帝。

 

当上帝给予Kal这三个好处的时候,很明显,这些灵魂没有一个可以回归上帝了,因为如果我们不记得自己从哪里来,要回到那儿就会很困难。我们可以去这里那里这里那里,但是我们绝对不知道要回哪里。这个交易的另一部分是假如上帝想要带领灵魂回归——Kal知道上帝可以在任何想要的时候把灵魂带回去——这时候上帝不能通过一种可以让每个人瞬间回归上帝的奇迹来让它们回归。根据卡比尔阁下以及桑特垫(Sant Mat)传统的教诲,上帝之所以会给予第三个好处是因为他做出了让步,这样分离的灵魂就还有机会可以回归上帝。这个让步就是他会下到较低的领域,以一个人类形象作代表来带领分离的灵魂回归。只有在人类的形态中,才会有了悟自我了悟上帝的能力和机会。上帝可以带领灵魂回归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一个人类的形态,像其他人类一样讲话,通过萨特桑(satsang)的过程带领灵魂回归。通过萨特桑(satsang),上帝的力量可以帮助灵魂回到它们真正的家。

 

萨特桑(satsang)由两个短语组成:“萨特(sat)”的意思是“真理(Truth)”,“桑(sang)”的意思是“聚集,或者在什么的陪同下”。“萨特桑(satsang)”的意思就是“与真理同在”。萨特桑(satsang)包括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聆听教诲,接受印启,冥想,以及过一个道德的人生,以便灵魂可以回归上帝。上帝不能通过奇迹把灵魂带回,只能通过一个人极来工作,这个人极可以通过萨特桑(satsang)的过程来布道,指引回归上帝之路,并且为灵魂所熟悉。

 

那些被选为以我们称为师父的形态出现的灵魂,或者说是上帝的力量通过他来工作的这个人极,都来自于最高领域,那个真正的灵性领域。当这些灵魂从最高领域来到人身,即微妙领域的最微妙区域的时候,会发生两件事。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伟大的圣人和神秘主义者们都说过他们首先会作为一个人出现,然后另一个时代他们以另一个人类形态出现,再一个时代他们仍然再以一个人身出现。这些圣人们会一次又一次地作为圣人回来。也会有其他人只有一次以人类形态出现然后回归上帝。没有特定的规矩说一个圣人要回来十次二十次或者一次两次或者是任何次数。这取决于上帝认为送谁过来比较合适。

 

当我们阅读经文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关联,一些圣人们都说过他们就是来自于上帝的家,并且将要回去。这是经文中的一种联系。还有其他相关联系,譬如,“我曾是卡比尔阁下。我曾是Guru上师之类的,而这几世我又是谁谁。”一些圣人也说过他们是由上帝直接派来的,无论他们说什么都不是他们在说,而是上帝在说。我们会发现这些不同的情况,即伟大的圣人们和神秘主义者们在他们的著作中都谈到过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

 

根据上帝的意愿,来自于与上帝融合的最高领域的最高区域的这些灵魂,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由上帝送往这里进入人类肉身。圣·达善·辛格师父曾经说过,他们被送到这里,跟我们一样行动,与我们一同吃喝,和我们一起哭笑,与我们一起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们并向他们学习。通常我们只能向与我们说同样的语言的人学习。如果我们只会英语,然后来了一个人开始说印度语或者梵语或者德语,那么我们是不会理解他说的什么的。要了解灵性之路,就需要一个可以说我们的语言的人类形态的人,来教我们一个可以体验内在的方法,并且也能给予我们这种体验的人。我们并非通过讲谈或者阅读来获得灵性进展,而是通过亲身的灵性体验。这些被称为圣人和师父的灵魂,以人类形态出现,帮助我们以亲自体验到的灵性体验来辨识回归上帝之路。根据桑特垫(Sant Mat)的传统,每一个到这儿来的师父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印启数量,他会带领这个数量的灵魂回归。圣经中的表述“牧羊人知道哪些是他的羊”,在桑特垫(Sant Mat)传统的著作中也有所提及。

 

 

6、如果一个印启过的人到达了真领域(Sach Khand)的最高层面,那么这项圆满的造诣会“迫使”这个弟子转世,并在来世成为师父以表感激吗?

 

随着我们上升到肉身意识之上,穿越各个领域之后与我们的师父汇合,并最终到达真领域(Sach Khand)与上帝融合。当我们到达融合状态的时候,实际我们是处于一种受祝福非常幸福的状态。已经达到这种状态的我们没有必要再被送回到这个物质世界。而这些伟大的师父们再回到这儿是一件困难的差事。然而,出于爱和慈悲以及对上帝的遵从,这些灵魂仍然回来了。“遵从”一词经常会被使用,尤其是在东方的经文中。当灵魂与上帝融合的时候,它们是处在一种幸福、受到神圣的爱和喜悦充斥着的状态,没有一个会想要回到这些较低的领域来,但是因为有一份工作要做,总要有人去完成它。通常你会把这项工作交给最合适的人来把它做好。举个例子譬如你想设计一些新的东西。假设你正在经营一家公司或一个团队,以你的眼光,会挑选出最好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来完成这项工作。一般而言,我们都会想要最好的人来完成需要完成的任何工作。上帝也会尝试派遣那些上帝认为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没有必要回来。有很多灵魂都回归了上帝,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回到了这个物质世界。一个已经回归上帝的弟子是没有必要再回来下到这个物质世界的。

 

就拿这个世界的一个例子来说,我觉得就像陪审团的工作一样。你会突然在信箱里发现一封信。上面写着:“你被选为一名陪审员。”你不能说“不行”。你可以去指定的地方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他们不喜欢你的答案就会说:“我们不需要你。回家去吧。”虽然不是关于回到这个物质世界的问题,但是它们是相似的。在陪审团的例子里会有一台电脑或者某个人来挑选我们的名字,然后我们会收到一封信。无论我们是什么信仰,都不会知道自己会接到什么案子。当上帝派遣一个灵魂回到地球来带领分离的灵魂回归的时候会发生一些类似的事情。每个人都成为陪审员是没有必要的。很多人过完了一生都没有经历过陪审员的工作。而对于回归上帝的灵魂来说,回来再转世也是没有必要的。

 

 

7、如果师父的力量不是那个肉身,而且先前的师父们的力量存在于现世活着的师父体内,那么是否可以说师父间的关系是“神圣的通灵”的一种形式?

 

今天这个时代,通灵这个词的使用是非常随便的。有人会说他们是一个治疗的渠道:身体治疗、心理治疗、情绪治疗或者灵性治疗。另一个人可能会说他或她是哪种哪种灵力的渠道,或者哪种哪种灵力会通过他或她来显灵。有趣的是,在桑特垫(Sant Mat)传统中发现的关于师父所说的这个概念里,上帝的力量是通过一个人极来工作的。但是,这股上帝的力量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在。因此,灵力的概念在这儿就是指力量,师父的力量,并且需要帮助的是我们的灵魂,而师父就是那个所谓的渠道。这个渠道是用来把上帝的力量带给灵魂的。但是在桑特垫(Sant Mat)中,师父的肉身形象并不重要。只有当我们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的时候它才是重要的,因为我们会获得恩惠,并且注意力会聚焦于上帝,但是仍然会有在通灵里不会发生的多维度的现象。譬如,在桑特垫(Sant Mat)中师父的力量会有很多表现。师父的肉身可以坐在欧洲或者印度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而同时上帝的力量可以帮助远在上千英里之外的人。通灵的过程中,那个物质渠道要处于同一地点,并且无论通灵的是何种灵力例如治疗的能力,只有在那个时间和瞬间才会对你起作用,然而在桑特垫(Sant Mat)传统中,上帝的力量是通过这个人极来工作,并且对千里之外也能起作用。

 

圣人们都说:“到师父的莲花足下去。去和师父待在一起。“为什么?因为那儿的氛围有助于把注意力聚焦于上帝。我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分散注意力的世界里。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注意力集中于上帝很难,因为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前世。我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一部分。当我们在物质层面与一个师父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聚往上帝。在那样的氛围之中,我们谈论上帝,与上帝产生联系,并且全神贯注于上帝。

 

桑特垫(Sant Mat)中师父的恩惠还涵盖一些其他方面。灵性的恩惠会通过师父的眼睛传递给我们。根据桑特垫(Sant Mat)的说法,三分之一的灵性来自口头传述,三分之二的通过辐射传递给我们,就好像通过师父的眼睛传递给我们一样。我们通过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来通过辐射收获灵性,以及接收他的达善。达善是什么?这很难用文字来解释。它就像可以抓住朝我们这个方向而来的辐射一样。假如我们与师父待在一起,而辐射是可以去往这儿那儿上面下面或者是其他任何地方,如果我们正好在附近的话,就很容易抓住它。但是它不仅仅局限在师父的物质存在层面,因为上帝的力量会在许多地方显现。我们没有必要像通灵一样只局限在物质层面的待在一起。假如有个人正在奥地利做手术,而同时另一个人在欧洲发生了一场意外,还有一个人在佛罗里达碰到了麻烦,师父的力量可以在同一时间为所有这些人提供帮助。根据桑特垫(Sant Mat)的说法,这就是通灵与我们通过上帝的力量获得帮助之间的区别。

 

 

8、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向师父寻求指引?又是什么时候我太过分依赖师父了呢?举个例子,几个月前我经历了极大的情绪伤痛,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因此,在冥想的时候,内在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写信给师父寻求灵性指导。第一稿之后,我决定用感恩的心以解决问题的模式重写,相信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然后我就能够转变自己对整件事情的看法了,整个情况从一件令人痛苦的事件变成了一件我又能从中体验到喜悦的状态。我是在依赖师父吗?我改变自己对问题状况的反应,这样做是正确的吗?

 

圣人们总是说师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随着我们冥想并且真正地集中注意力体验内在师父的闪耀形象,就像圣·达善·辛格师父漂亮的表达一样,这个形象会成为我们免费的顾问,我们可以在内在获得指引。这个状态并不容易达到,因为心智总是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无法进入内在。我们无法理解自己的遭遇,因为我们是在自己有限的知识基础之上来思考和分析的。当我们经历一段困难的时期的时候,会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有三类人。其中一类极端的是那些真正进化了的人,他们上升到了肉身意识之上,体验到了内在的师父,他们的信仰是很强烈的。他们不会说些或者做些什么来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明白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意愿。当我们的信仰足够强烈的时候,我们会把事情留给上帝,说:“这是上帝的意愿;这样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然后,我们从这个点开始继续前行。过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对我们来说这样真的是最好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达到这个水平。在我们了悟自我的进程中会有许多阶段。

 

也有很多人处在另一个极端,他们的信仰会轻易地瓦解。当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他们就很高兴。而当一些事情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期发展的时候,他们就崩溃了。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从而伤心的时候,就会开始想:“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身上?”而那些人甚至可能都没有想过要寻求帮助,他们拒绝一切。

 

中间也有很多人,如果他们有机会向师父倾诉他们的问题的话,就会觉得这样减轻了自己的痛苦。在心理层面这样能减轻他们的痛苦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把一切都告诉了师父。这些人所处的觉悟阶段并不在那个认为上帝已经知道了一切的层面。

 

·达善·辛格师父经常会说当我们向师父或者上帝倾诉的时候,会对发生的一切感觉良好。如果我们不在师父身边的话,可以坐下来写封信。圣·达善·辛格师父也说过,无论是否寄出这封信,我们都会感到宽慰,因为我们的情况已经获得了帮助。无论我们的感受如何,这样做都是好的。向师父倾诉没有任何错,写信给他也没有错。这只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水平。不同水平对同一情况的反应是不同的。

 

我们见到过很多次住得离师父很远的人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写了封信——很多人寄出了,也有很多人从没寄出过——然后他们有了解决办法,事情变得容易的多。似乎艰难困苦都消失了。我们所走的路是有不同的阶段的。

 

我们应该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师父并不是那个肉身,而是上帝的力量。无论我们处于了悟自我的何种状态,这股上帝的力量都会帮助我们。上帝的力量一直都在。它不受建筑物、城市、国家或任何东西的限制。这就是我们会听到很多人都体验过师父的力量显灵的原因。在圣·给乐葩·辛格师父的人生中,我们也听到过很多例子,有个人在某个地方做手术的时候看见给乐葩师父在帮助他,与此同时另一个地方的另一个人说有人来抢庄稼的时候给乐葩师父在帮忙照看他的农场地。也就是说,另一个地方的另一个人也体验到了这种显灵。这股上帝的力量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这是上帝的力量独有的全知特性。

 

上帝的力量还有其他特点,它是无所不能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每时每刻都是全能的,都存在于每一个地方——并且我们可以亲自体验到它。当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有过一次体验以后,我们对于上帝的力量的信仰就会加强。当我们没有亲自体验过,而是读到过他人的体验或者听说过他人的体验的时候,对我们的人生也是有影响的。这股上帝的力量就在那儿,它会在所有情境中帮助我们。

 

我们要明白自身仍然有相关的pralabdh业力,是这个人生不得不经历的业力。即使sanchit业力在印启的时候被烧毁了没有了,pralabdh业力也还是与我们相关联,因为一旦这个也被拿走了,我们就不会活下去了。帮助是在我们经历pralabdh业力的时候所呈现的,即我们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的时候。并不是说只要我们印启了,外在世界的任何事情就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影响了。我们仍然要经历人生的起伏,但是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就会到来。

 

圣人们说,如果一座山要落到我们身上,这件事并不会完全改变或者消除,但是它就只会像是被针刺了一下,因为师父的力量会提供帮助。一般来说我们只有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才会需要帮助。当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我们甚至可能会忘记上帝,因为我们是如此高兴地沉浸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中,甚至不会想起任何其他事情。只有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想会感觉:“为什么我们会遇到这些困难?”“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它?”还有“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然后大脑开始和我们玩各种游戏使我们觉得沮丧。大脑有很多欺骗手段来使我们远离真相。我们必须要经历人生的起伏。当我们的信心非常强烈坚定的时候,我们可以以一种更简单更好的方式来经历这些情况。师父的力量总是在帮助我们,无论我们知道与否。

 

我们都听过一些人遇到了事故,正要掉下去的时候师父的手出现救了他们。也听说过一些人去看医生,做了X光检查,发现了正在扩散的癌细胞。然后,他们把X照片给师父看。两个星期以后,他们回去看医生,又做了一次X光检查,发现扩散的癌细胞不见了。医生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些看上去都像奇迹,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师父在帮助我们。师父们并不是在表演奇迹,仅仅是出于他们的怜悯、慈悲的流露。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例子。有过这些体验的人的信仰变得更强烈,因为他们获得了帮助。当那些经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的信仰也会加强,而且再没有任何事情会使我们烦扰担忧。我们知道即使这是一个困难的阶段,它也会过去的。

 

 

9、我的问题包含两个部分。首先,当我们没有机会来询问师父一些私人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做出决定并要确保它是为了我们的灵性成长,对我们是最好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师父告诉过我一些建议,但是我并没有遵循他的建议,现在我对此感到抱歉。我能做些什么来原谅我自己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可能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的。桑特垫(Sant Mat)之路教导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当依靠内在的师父。当我们获得印启的时候,师父的闪耀形象或者令人神往的形象就一直处在单眼的位置上,指引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物质的、心理的、情绪的或者灵性的。一旦我们冥想——并且是正确地冥想——的时候,就能把注意力从外在的世界回撤到内在,达到一种没有思想的状态。我们能够把感官流集中到灵魂的座位上,亲自体验到上帝。无论何时,内在的闪耀形象都会成为我们的伙伴。假如我们达到了可以到达这个形象身边的状态,就会发现这个形象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存在于我们内在的。就像我们在外在问了个问题,我们也能够在内在提出问题。很多时候,要达到这个状态是不容易的。虽然可能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行进了好几年,但也可能无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当我们在生活中参与其他活动的时候,正确地集中注意力就会变得困难。我认为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认知到上帝总是与我们同在的。我们要使用常识。要使用我们所拥有的无论什么知识,无论在当时的情境中发现了什么,都要从其中了悟自我。然后,我们必须尽可能做出一个最好的决定,其余全部都留给上帝。

 

上帝的慈悲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的。不管我们是在这个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境况之下,我们应该都要明白上帝总是与我们同在的,因为我们真正的自我,那个灵魂,是上帝的一部分。它与上帝是没有区别的。生命的困难在于我们无法认知到自己与上帝的同一,因而我们会过一种二次元的人生。我们认为自己是与上帝分离或被迫分开的,并没有与上帝联结的。但是上帝在我们的内在;我们的灵魂是上帝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认知到这个事实,就不再会有任何分离的体验了。当我们到达这个意识状态层面的时候,会认知到我们的人生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上帝都是知道的。如果我们并没有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要知道上帝是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我们要在一个决定上做出最佳判断,然后继续生活。

 

关于第二个问题,很多时候当问出一个问题,我们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想要一个确定的答案。打个比方有三四个选择。在我们的观念中会觉得对我们来说某个选择更好,我们想要这点获得确认,因此我们提出了问题。我们把选项都放在桌上。假如建议的选项与我们想的是一致的,我们就会很高兴。但是假如提出的选项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个,我们就会开始说:“但是……”或者“如果……”,并且开始为我们想要的那个选项罗列出所有的理由。无论我们想要得到的是哪个答案,都受到了它的限制和束缚。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有想要从谁那里得到答案的信仰。如果我们对师父有信心,就要放开自己,以最好的接受性来接受给予我们的无论什么答案。如果我们觉得这个答案并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相信我们是永远不会去实践它的。很多时候我们问了问题,并且获得了一个建议,但是我们把它弃置一旁,因为它与我们预期的不符。有时候,当我们去见师父们的时候是想要他们对我们已经决定的无论什么说“是”以获得批准。然后我们可以告诉人们是师父说了这样可以——一些人会像这样来试图逃避事情。人生中会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要理解的是给出的任何建议都是为了我们好。除非个人或者群体的,或者无论是源自于哪个做决定的实质存在的信仰非常坚定,否则我们是不会以最好的接受性来采取给予我们的任何建议的。

 

假如你获得了建议,却并没有按照建议来行动的话,我认为你也不要一直感觉很糟糕,因为这样对你没有一点好处。人要从过程中学习,这样下次再碰到同样或相似的情况就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我们开始担心“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为什么我没有这样做”的话,那只是在浪费当下的那个时刻。时间在一刻不停地流逝,时间是很宝贵的。每一个时刻都非常珍贵,都应该尽可能以最好的方式来使用。圣人们总是在说我们要活在当下。不要去担心过去或者未来。如果我们过去做了什么令我们困扰的事情,圣人们也不想我们在此刻为它担忧,不然这个时刻也会在担忧所发生的事情中度过。他们想要我们最好地利用这个时刻。因此我会从已经犯的任何错误中或者没能遵从的任何建议中学习,并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这样下次再碰到相似的情境,我就可以做得更好。

 

 

10、当我们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并从师父那儿获得了很多的爱和专注力之后回到了家里,但是发现自己不再那么有接受性也不再想要去冥想的时候,我们应当做些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被师父的专注力滋养壮大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自我呢?

 

因为师父的灵性辐射,当我们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的时候,会很容易把注意力聚焦于上帝。这时候,我们的心智是保持平静的,并且我们会通过他的眼睛接收到辐射,而使我们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灵性之路上。但是当我们在物质层面离开师父返回自己的家中之后,我们就处在一种要处理各种日常活动的情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当我们开始一天的时候就被纠缠住了。我们想做这个想做那个,并且通常会把灵性留到最后终结的时候。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也流走了。而事实真相是心智正在尽最大的努力阻止我们专注于真相。心智会使尽各种手段来使我们远离上帝。通过使我们洋洋得意,使我们沮丧,或者是让我们专注于一个或者另一个的活动,心智会让我们的注意力远离上帝。然而有很多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保持聚焦于上帝。

 

桑特垫(Sant Mat)的圣人们和其他传统主义者们都谈到过在凌晨的时候冥想。他们称之为amrit vela,是早上3点到6点这段时间。Amrit vela的意思是神圣的琼浆玉液流动的时间。并不是说神圣的甘露在其他时间就不流动了,它是一天24小时一直在流动的。Guru Arjan Dev Ji师父(第五代锡克教领袖)说过圣露总是持续不断地流动着的。它也被称为brahm mahurat,意思是了悟上帝的时间。凌晨被圣人们选为一个冥想的好时间的原因在于这个时间段几乎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间。古时候没有建筑物,没有铺平的道路,没有电和到处跑的汽车,也没有日夜作响的电话。人们会早早地去睡觉。天黑了人们就会去睡觉,这样他们就能在凌晨三点的时候起来。三点到五点,或者到六点是太阳升起之前的时间。随着太阳升起,鸟儿开始啁啾,转移人们的注意力。通常,一天中最安静的时间段让人更容易沉静思维。如果冥想是人们起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那么他们人生的灵性方面在开始任何其他事情之前就完成了。而我们中大部分人是在闹铃响了之后,上班快迟到了的时间醒来,刷牙,跑去赶火车或者公交去上班,并且是如此忙于日常活动以至无法把注意力聚焦在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事情上——即冥想。

 

我建议当我们在物质层面远离师父的时候,我们要把冥想列入自己的日程计划表中。我们要留出灵性练习的时间。这会真正地帮到我们,因为如果一天是从平静开始的话,它的作用会一整天都伴随着我们。

 

圣人们也谈到过关于参加萨特桑(satsang)。我们不能一天24小时或者时时刻刻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同在,即使我们与师父住在同一个城市甚至是住得非常近。萨特桑是什么?萨特桑是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真理(Truth)上的一段时间。“Satsang”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与真理同在”。萨特桑就是圣人们谈论上帝和真理的时候。当我们去到那里的时候,会重新获得力量。我们的注意力会远离世俗事务,聚焦于上帝。参加萨特桑的很多好处都已经说过了。通过周期性地参加萨特桑,无论是每周一次或是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任何方法,我们的灵魂会再次获得力量。我们会取得进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日常活动。

 

当我们在物质层面与师父待在一起,并获得师父的专注力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的自我得到提升进而在我们离开之后开始膨胀。当我们获得师父的专注力的时候,它会在我们没有与师父一起的时候,帮助我们从这股专注力中得到一些好处。是我们的心智在使我们远离真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分心的原因。

 

心智总是会让我们一直在世俗活动中纠缠。我们纠缠得越多,离上帝就越远。重要的是,在物质层面没有与师父待在一起的时候,无论何时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一天是从一些灵性练习开始的。它们的作用会影响帮助我们。当我们与师父待在一起并获得了好处,然后返回家中的时候,我们应当聚焦在与师父待在一起的记忆上,这样我们的注意力就仍然是聚焦于上帝的。

 

 

11、在提升到身体意识之上之前,我们如何才能了悟上帝的意愿?

 

一旦我们对于关于生活的一切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的时候,上帝的意愿是不难了悟的。随着我们经历生活,我们需要做很多决定。这些决定都是基于我们对当时情况的理解之上的。在我们提升到身体意识之上并体验到上帝之前,我们的生活通常都是处于Kal或者maya的控制之下的。在这种控制之下,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被拖进幻象世界。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向上帝祈祷正确的事情降临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并且上帝的意愿,不是我们的意愿,都能达成。通常所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做一些决定。假如我们很小心地了解评估整个情况并做出了不会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任何痛苦的决定,那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一般来说会发生的情况是,作为人类,我们会做出自认为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决定。一些人并不那么关心所做的决定是否会给他人的生活带去痛苦。当我们限制自己的道路,在这种环境下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就违背了上帝的意愿。即使人生中有起有伏,并且我们要经历困难因为要偿还自己过去的业力,但是一般上帝的意愿都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应当有爱和和谐。

 

为了理解上帝的意愿,或者不在上帝的意愿之内,我们应当用来检验一个决定是否正确的标准是看这个决定会不会为我们的和他人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喜悦。我们也应当要确定这个决定不会给他人带去痛苦或困难。一般来说,一旦我们建立了这个机制,我们所做出的决定就会是在上帝的意愿之下。

 

人生的75%是注定的。我们仍然有25%的自由意志。是在这部分自由意志中,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违背上帝意愿的决定。向上帝祈祷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获得指引一步步走向灵魂与上帝融合的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最大化使用自己手中拥有的一切信息,以便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能给自己的生活,当然还有他人的生活带来爱和和谐。

 

 

12、怎样才能为了师父以及灵性上的好处去见师父,而不只是为了物质或者生理上的好处,或者是世俗问题的帮助去见师父呢?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去见师父。许多人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健康问题——医生告诉他们他们的病治不好了。一些人来见师父是因为他们陷入了财务危机中。还有其他人来见师父是因为他们有情绪或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我们会为了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方面获得帮助而来。

 

我们很少会意识到除非灵性上已经愈合,否则我们的身心状态是不会被治愈的。我们也很少会意识到一些我们不得不经历的问题是由过去的业力以及与灵魂相关联的其他存在形态的活动所造成的。

 

·给乐葩·辛格师父会述说这则有趣的故事。他说假设你有一个师父,他坐在一个房间里。然后,在你到达这个房间之前,你要先穿过其他几间房间。第一个房间里坐着的是一个医生。在到达师父的房间之前你必须要穿过的另一个房间里面是一个银行家。银行家之后的一个房间里坐着的是一个律师。圣·给乐葩·辛格师父说,来见师父的大多数人想要见的是一个可以修复他们所有的健康问题的超级医生。他们会有疼痛,或者癌症,或者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他们是为超级医生而来,医生治好了他们的健康问题,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往前走了。他们已经达到了目的,然后就回家了。接着,假设一些人来见师父是因为财务问题。他们并没有健康问题,所以略过了医生,到达了超级银行家的房间。银行家解决了他们的财务问题,所以他们的问题就解决了,然后他们就回家了。他们不会再往师父的房间方向走上一步。然后,一些人没有健康或者财务上的问题,但是有法律上的问题。他们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超级律师的房间里得到了帮助。也许我们可以把其他一些人加入另外一件能够照顾他们的情绪需求的房间里。如果他们的情绪问题得到了解决,就不会再往前走了。假如人们觉得“嗯,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然后他们就会回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圣·给乐葩·辛格师父会说,如果你把医生、银行家和律师放在师父房间的外面来解决人们的问题,大多数人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就离开了;只有极少数为了师父和灵性成长而来见师父的人会留下。圣·达善·辛格师父经常会说人们不是为了师父而来;他们是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活在这个层次。我们不会去超越这个层次。

 

当我们来见师父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为了自己的灵性觉醒而来。我们应该是为了自己的灵魂与上帝的联结而来。师父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角色以便我们的灵魂可以与内在上帝神圣的光和音联结。师父的工作是让我们与上帝联结。师父不是在那儿让我们与他自己联结。他存在是为了让我们与上帝神圣的光和音联结。

 

一般来说,我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因为我们被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如此紧紧地缠住。这把我们带到了师父们的怜悯心的角色之下;如果这些问题中的一些得到了解决,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专注于真实了。我们很少能明白因为自己的业力负荷,人生中会有我们不得不经历的起伏,无论是身体的、心理的、情绪的或者财务的。会有得意高兴的时候,也会有低落沉闷的时候。但是除非我们的在灵性上被治愈了,否则我们以人身存在的目的是无法圆满的。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个人类形态的存在是有一个目的的,我们在这儿是为了发展灵性,为了了悟上帝,为了回归上帝。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存在。我们的灵魂,从一个存在到另一个存在,已经与上帝分离了上亿万年。通过这些各种各样的存在,我们积累了一定的业力,这些是我们必须要偿还的。除非所有的业力负荷都已经偿还了,否则我们是无法回归造物主的。我们需要获得内在的纯净的状态,这样积累的业力——或者是那些积聚覆盖在灵魂上的心智、物质和幻象层面的业力——可以移除,然后我们就能够瞥见真正的自我。这就是我们去见一个师父的时候会发生的事情。

 

一个完美的师父就像一个完美的洗衣工一样,可以洗净我们消除灵魂上积聚的污垢。随着这些脏污、尘垢和幻象的层面都被消除,我们就能体验到关于我们到底是谁,以及我们存在的目的的真相。我们会认识到自己是意识的,是充满了上帝的光和爱的。一个完美的师父帮助我们到达内在来认识我们的本质。这样毫无疑问我们会在人生中达到我们的目标。当我们去见师父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把注意力持续放在灵性方面,因为一旦灵性上治愈了,所有其他的事情都会恰到好处。所有其他问题都是第二位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仅仅忙于外在世界的活动,那么我们在灵性上就不会有任何进步。

 

当我们去见师父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思维和灵魂里都应该有发展灵性、了悟我们真正的自我的目标。我们应当怀着找到内在神圣的爱的渴望。我们应该以能够与上帝的光和音相联结的心去见他,因为只有通过这个连接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纯净的状态。只有在这种原初纯净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翱翔到内在的领域。

 

这就是伟大的圣人们都谈论过力行谦逊、无私服务、非暴力、纯洁、爱所有、忠诚和慈悲等伦理美德的原因。这些是通往灵性之路的垫脚石,而不是目标。这些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一种为灵性成长做好准备的状态。当我们培养这些道德品质的时候,灵性成长也会突飞猛进。

 

当我们拥有灵性渴望并且寻求真理的时候,找一个灵性的师父是有帮助的。我们找到以后,跟他在物质层面待在一起的时候要有接受性是很重要的。西方的很多人,由于他们来自于一个逻辑性的环境氛围,并且从出生起就受到只相信经由外在的五官所体验到的,因此在灵性之路上会有一段艰难的时期。让他们的自我放手很难。整个社会都是建立在自助的基础上,但是灵性之路是一条需要上帝帮助的道路。这并不矛盾;这是一个关于理解的问题。即使我们做了自己能做到部分的大半,仍然会有我们无法做到的。假如我们无法认知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也只是在用自己的头撞墙,不会有任何进步。

 

圣人和神秘主义者们都说如果我们不能放开自己,不能心怀谦卑来见师父的话,我们是不会受益的。即使灵性的辐射朝我们这个方向而来,如果无法让它浸染我们的话,它只会撞上我们然后弹到其他什么地方。为了让灵性辐射可以浸染我们,我们要放开自己要有接受性。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圣人会在诗文中把接受性描述成当我们是一只空杯的时候可以从圣人那儿获得东西的状态。如果一只杯子已经满了,那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倒进去了。但如果我们是谦卑的、有接受性的、纯净的、有爱的关怀的,那么毫无疑问神圣的琼浆玉液就能进入我们存在的每一个毛孔,而这正是我们在灵性之路上的成长所需的。

 

当我们寻求真理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放开自己尝试超越物质层面的想法或体验,因为灵性之路是超越了我们在物质世界所体验到的一切的。在这个物质世界我们通过感官来体验一切。我们习惯仅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集中注意力。是脉冲进入我们自身的系统,并让我们对这个物质世界做出反应。但是我们可以提升到身体感觉之上,体验到上帝。如果我们不能放开自己来尝试,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到达那里。只有我们变得有接受性的时候才会体验到上帝。

 

这跟当有一项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人们的反应是相似的。有时候一些人会固执于旧的设备并且不想尝试任何新事物,因为他们不知道那是否有用。但是一旦放开了,人们就会发现一些新的创造也是有帮助的。人需要处在一个心态开放的框架中去接收新事物。假如我们的心态是封闭的,没有放开自己去尝试超越物质层面的思想或体验,那么毫无疑问我们是不会有收获的。

 

当尝试了悟真正的自我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身体和感官之外还有更多。对我们来说有比满足物质的眼睛更重要的——在两眉之间之后有灵性之眼。这需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用内在的眼和内在的耳朵来体验内在的神圣。我们要翱翔于内在神圣的光和音上以便灵魂可以回归上帝。不仅仅只有圣人和神秘主义者们可以体验——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体验到。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去体验内在的神圣。这是一个能否通过正确的冥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圣人和神秘主义者们都说当我们想要发展灵性的时候,我们需要指导和帮助,就像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任何其他领域一样。如果我们心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来见师父请求指引,那么我们的灵性渴望必能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