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终日乾乾

2020-11-12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终日乾乾

 

【名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九三》

 

【要义】这是《乾》卦九三爻的爻辞。《乾》卦由六个阳爻组成,是纯阳之卦,象征天。《乾》卦说明了阳刚之气和刚强的本质、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了刚强者的进取哲学。

 

乾乾,勤奋不懈。夕,晚上。惕,小心谨慎。厉,危害。咎,灾患。所引名言的意思是说,君子整天勤奋不懈,夜间也时时小心谨慎,虽然面临危险,也没有什么灾患。

 

从爻位上看,九三爻处于下卦之上、上卦之下象征龙飞在空中,上不触天,下不着地,很显然,前途未定,处境较为艰难。对于现实社会人生而言,指人做事情尚未成功,正处于努力拼搏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前进几步,就意味着成功,后退一步,就可能意味着全盘计划的落空,功亏一。所以在这一时期,应当尤为小心谨慎,仔细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努力向着成功的阶梯攀登。

 

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卦的品格正体现着《周易》博大而又刚健的精神与气魄。人作为天地之间具有灵性的存在,面对外界变幻多端的环境,急切地要求做出正确的回应。在宏大的宇宙洪流之中,人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在时空合一的大宇宙图式中,人也只不过是一个点,或一条线。所以,人常感到茫然、忧惧而不知所措。而《周易》古经的创立,也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于现实社会人生所存有的深远的忧患之情。所以,六十四卦卦爻辞中常带有“吝、厉、悔、咎、凶”的字眼,透显着先民的忧患意识。

 

而且,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而且往往是一个接着一个。很难说一个人的生活是永远一帆风顺的,如船行海上,风吹浪打总是免不了的。所以,思想家孟子告诉我们:“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人的确要有忧患意识,关键是要看如何回应这几多艰难的社会人生。

 

正因为有困难磨砺人的意志,所以人才更应该有大作为。那么如何去做呢?《乾》卦九三爻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准则,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谨小慎微,在言语与行动中要严谨慎重。

 

我国古代典籍《诗经》中写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抑》)白圭,指古代用于礼仪的玉器。玷,斑点,引申为毛病,以此来说明言语谨慎的重要性。

 

《荀子·荣辱》篇讲:“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区分了善言与恶言,揭示了善言的重要性。

 

《吕氏春秋》认为“人主之言不可不慎”(《吕氏春秋·审应览》)的同时,又指出行动时也应慎重。所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时努力做一番工作。即使在没有困难的顺境中,也应终日怀有忧惧之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

 

【故事】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个小心谨慎、自强不息的人。在率领军队南征北战时,常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有时,为了一个最佳的战略布局,刘秀常常通宵达旦地和谋士们商讨揣摩,废寝忘食,很是勤奋。

 

起初,刘秀在刘玄的领导下带兵作战。刘玄是西汉的远支贵族,最初参加平林兵,被推举为更始将军,后合于绿林军。刘玄于新朝地皇四年(23年)称帝,年号更始。在夺取宛城和昆阳的战斗中,刘秀本来和长兄刘縯一同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刘玄害怕刘縯和他争夺王位,就把他杀死了。刘秀得知消息,不露声色,他在刘玄面前也不夸口自己的功劳。好疑的刘玄便放松了对刘秀的警惕,封他为“破虏大将军”。

 

刘秀想离开刘玄,扩充自己的势力。不久,刘秀征得了刘玄的同意,来到了河北,在河北采取了有效措施,争取到当地豪强地主的支持。刘秀在河北扩大了势力,于更始三年(25年)在河北部(今河北柏乡北)称帝,为光武帝,建立起了东汉政权。这年冬天,光武帝攻进了洛阳,在那里定都。经过长期的战争,到建武十六年(40年),光武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国家统一后,社会还不是很稳定,百姓生活穷苦。光武帝发现有许多国家大事需要自己去处理。他整天忙于国政,常和大臣们商讨如何治理天下的事情。光武帝认为,国家刚刚统一,经济凋敝。于是,他就花大力气恢复经济。他常对大臣们说:“百姓的农业生产很重要,不让他们搞好生产,弄不好有人会把寡人从皇帝这个位子上请下去。”

 

光武帝深知压榨百姓常常会引起百姓的反抗,便一心善待百姓。他看到了战争对老百姓的危害,即位好长一段时间,绝口不提战争的事。太子有一次向光武帝请教攻战的道理。光武帝微笑着说道:“有一次,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攻战。孔子就说,祭祖和礼仪方面的事,我经常听人说起,至于率民作战的事,我却一点也不懂。孔子是大圣人,熟读诗书,他怎么不知作战的道理呢?他只是告诫我们要多加关心以仁义道德治理国家,你也应该这样,不要再去想有关战争的事了。”太子听了很受启发,潜心跟着父亲学习治国的道理。

 

光武帝常常让文武大臣指出自己为政的缺点和不足。他对大臣们说:“寡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寡人自己知道,你们就不用再说好话了。关键是你们要让寡人知道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没有做到的工作。疏漏太多,将会对国家不利啊!”大臣们都很佩服光武帝的精神,人人努力工作,为光武帝提出了不少治国的建议。

 

光武帝提倡节俭,注意整顿吏治,惩处贪官污吏,任命有能力的官员治理地方上的事务。他常说:“寡人任命的官员就代表着寡人,若是他们表现出色,百姓必会安居乐业:若他们为非作歹,百姓也会起来反抗。”光武帝每天亲自处理朝政,十分辛苦,从上早朝开始工作,天黑了才回到寝宫休息。

 

太子很关心父亲的身体。他见光武帝整日忙于朝政,就对光武帝说:“父皇勤政为民,可以说是有了夏禹、成汤那样贤明的品格。儿臣希望您爱惜自己的身体,稍事休息,保养精神。”光武帝哈哈大笑,说:“寡人愿意这样做,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累了。况且要保持天下稳定,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每天勤于政事,防患于未然,才会取得国家的长治久安。”

 

光武帝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在他统治十几年后,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这段时期,历史上称为“光武中兴"。

 

本文摘录自《<周易>智慧名言故事》主编:张树骅等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潜龙勿用


老子名言故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名言故事: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我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率兽而食人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王何必曰利


老子名言故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名言故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名言故事: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名言故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子名言故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尤迦南达对不杀生(非暴力主义)的精微教导 附:南泉斩猫 公案一则


灵性故事严选 1:“孩子,你必需多打坐些”


灵性故事严选2:犯戒真的会贻害无穷


灵性故事严选3:“大师,你最大的敌人……死了!”


灵性故事严选4:波浪永远不应该说,“我是海洋”


灵性故事严选5:降服妖魔附体最有效的方法


灵性故事严选6:“我只知道打坐”


灵性故事严选7:“选继承人老衲是专业的”——关于“口封”的那些事


实修故事严选8:体验和寿命之间艰难的抉择


修行故事严选9:“您宁肯相信一头驴的叫声,也不相信大把白胡子的我说的话吗?”


灵性故事严选10:“我只做神母让我做的事。”


灵性故事严选11:尤迦南达对《圣经》“如果你的眼睛专注,全身就会充满光明”的解释


灵性故事严选12:当伟大的虔诚者碰到贼


灵性故事严选十四:辩喜尊者两次失败的祈祷


灵性故事严选15:①美国红杉树等待千年的拥抱 ②短命儿子的前生后世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