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铃木大拙的开悟

2016-08-15

铃木大拙


编者按:从现代禅宗大师铃木大拙的开悟经历,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时空禅宗对开悟的界定是没有严格的修行技术指标的,当然说不准私下也许有这个指标。本文中夕阳老师应该有禅宗实修的经验,转载此文,供音流行者参考,不代表公众号同意其看法。无论如何,铃木大拙对禅宗在西方世界的推广还是有很大贡献的。无论何种禅修,无非能所(主客)的消融,这个合一(消融,不二)到什么程度,才是问题的关键;几乎所有到达某一境界的大师(含当今很多宗教领袖、含某些音流瑜伽老师),都以为自己到达的合一(消融,不二)是究竟的真实地(萨其.坎);而Sant Mat(汉译为桑特垫,或圣道)真实的完整传承教导的是有客观的修行技术指标的——音流行者不可不知。

 


近代,另外一个在禅堂里开悟的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铃木大拙。在这篇铃木大拙回忆起他开悟的文章中,提到他21岁到东京圆觉寺参禅,但是怎么参都没有参透。突然间看见墙壁上,有一首圆觉寺的宗演禅师留下的诗:

 

人有赤黄间黑白,

道无南北与西东,

不信乞看天上月,

青光透彻太虚空。

 

他看到这首诗以后,在禅堂里一直没有参透的那一点忽然间就破了,豁然而悟。他开悟以后,从禅堂走向寺院宿舍的时候,看见月光下的树和自己皆澄澈透明。他说,我不再意识到“无”了,因为我已经与“无”合而为一,打成一片了,意识到“无”所含的隔膜也不存在了,这就是真正的三昧境界。至于他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待会儿我们会详细地讲解。

 

铃木大拙


铃木21岁开悟,在开悟以后就游学西方。他师父早先曾预言:你应该到西方去,你与西方有缘,你应该把禅带到西方去。铃木后来是把禅宗带到西方的第一人,禅宗后来在美国大行其道,完全归功于铃木大拙。铃木大拙用英文写了很多关于禅宗的书,这些书后来也翻译成了中文,但是翻译的并不多,大概有七八本的样子,我们在网上也可以搜到一些电子版。我的百度云里边有禅宗关于铃木的文集,大家可以下载。

 

铃木对禅宗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因为他跟我们古代禅师有很大的区别。唐宋以来古代禅师留下的所有书籍里,全部以宗教化的语言描述禅宗,除非你有很深的宗教根底,否则那些书对你来说很难看懂。但铃木不一样,他是用英文,用现代人的语言模式把禅介绍给西方的,而他本人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所以他的东西非常非常好,建议大家去看。

 

铃木大拙晚年的时候写了好几本关于“妙好人”的书,所谓“妙好人”是指开悟以后念佛的人,这个在大陆的禅系统里面几乎没有,所以这本书的价值非常高。在香港出版,台湾也有,叫《妙好人传》,大家可以去看。

 

铃木在开悟的时候讲到:我再也意识不到“无”了,因为我与“无”合而为一了,我与“无”打成一片了。他经验到“无”所含的隔膜再也不存在了。这就是真正的三昧境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其实上暗含了禅宗的三关,禅宗曾经提到开悟有三个关口:初关、重关和牢关。一个达到初关的人,我们曾经在《瑜伽经禅修要诀》里面讲过,这是意识扩展的经验。而这个扩展的经验将让你感受到整个地平线,就是地平线之内的所有山山水水,山河大地,看上去都像你意识范围内的幻觉,你感觉到这是个“无”的经验。其实这是一个客体的“无”,这个“无”对你来说仍然是分开的,是一个客体的“无”。

 

而真正的牢关,第三关的经验是:突然间,这个扩大的意识框架忽然间被戳破了,没有了,一下子又回缩到了你的意识源头上了。换句话说,这个“无”一下子弹回到你意识的中心里,你开始经验到内在的无限而不是外在的无限。在初关里经验到这个外在的无限,是个客体的无限经验;而在牢关,你经验到是主观的无限经验,一个内在的内无限的经验。

 

铃木大拙


所以铃木讲:我再也无法意识到这个“无”了,因为我已经与这个内在的“无”合一了,打成一片了。我原来在初关的时候经验到的这个外在的“无”,仍然是有隔膜的,仍然有好像有个边界的;而现在我经验到内在的“无”时,连边界都没有了。这个就是真正的三昧、三摩地,真正的三摩地经验。

 

这个大家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太深奥了?匪夷所思对不对,好,我们深奥的东西暂时放一放,不要讲得太深奥,免得大家听不懂。接下来我们会讲一些你在生活当中能够经验到的东西。

 

摘自【夕阳文集】《夕阳读书会》之《023天地间云游的独立禅僧·铃木大拙的开悟·禅的内无限潜意识如何展现和运用》


更多资讯:

http://www.aiweibang.com/m/u/3309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