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证心得:黑漆桶的话头&尾声的震荡《刘雨虹的修道经历》5
编者按:“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菩萨为众多求道者示现了无数修行法门(或系统),因为下手处不同,实修过程或许也不同,但是因为“归元无二路”的缘故,我们总可以从其他实修系统或其实修过程中得到启发。具体实修,请在传承上师指导下进行。转载此文意在为Sant Mat的修习者的实修提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刘雨虹先生追随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曾于南先生七十寿诞之时编成《怀师》一书,后又于一九九九年四月撰成《禅门内外(南怀瑾先生侧记)》。
修证心得:黑漆桶的话头&尾声的震荡《刘雨虹的修道经历》5
***黑漆桶的话头***
禅七的期间,老师叫我们参话头,参话头这件事,对我毫不相应,因为自己个性懒散,所以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个话头上。这个习性,使我对念佛法门也难相应,常看到别人,手持念珠,一声一声的佛号,心中不免肃然起敬。可是多少次,自己试图念佛号,结果都是越念越散乱,最后连佛号何时丢掉的,都不知道,这也是题外之话。
再回头说参话头吧,那时我试参了一个"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的话头,糊里糊涂的参了一天,晚上小参的时候,每人都要报告心得。其实,我虽然参了一天话头,却是一点窍门都没有,更不懂"离心意识去参",是个什么玩意儿,我的所渭参,也不过是用知识加以分析,然后得到一个推论,于是我就说:"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处不在呢?" 我这个话头的心得,当然是贻笑大方,好在打七的道场中,龙蛇杂处,当时的黑漆桶,一定也颇不少,有些人甚至问老师:"老师,我开悟了没有?也有人问:"老师,我们打七干什么"?等等。在这种场合中,是龙是象的人,大概不会笑话他人,是黑漆一片的人,刚来不及笑话他人,结果老师回答我道:"不是"。其实,我内心也觉得不大对劲,自己这样说,好像只是想碰碰运气,所以,当时除了黑漆一片外,还加上一团浆糊。好像是第四天吧?在晚上小参的时候,轮到一个年轻同学心得报告,他借了老师的香板,舞弄了一番,不发一言,老师却说:"差不多,差不多"。当我正在惊异的时候,轮到另一个年轻同学了,他坐在那里一味的傻笑,老师就说:"好了好了,以后小心保任"。我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许多黑漆桶也都被震惊了,好一个不立文字的禅宗!这到底是什么?是开悟吗?是有省吗?悟又悟个什么?省又省个啥子? 老师教的话头我倒没有参,而这两件事,倒真的成了我的话头了。
***尾声的震荡***
关于这一次的禅七,在习禅录影中,已有部分的记载,但是,我认为量重要的一段,却没有记录下来,这一件事,成为我日后的话头,所以也要提出来说不说。 在第七天下午,最后的总结报告中,每人都要说三五分钟的心得或感想,有一位女士,却特别向老师要求一个小时。老师最后答应她半小时,并且对大家说: "她是一个孤单无依的人,从西藏来台,经过了许多人生的折磨,所以请大家发挥同情心和慈悲心,耐心听她卅分钟,好在学佛的人,都应该磨练忍耐心,培养慈悲心等等......" 那知道,这位女士登台后,就对大家大训起来了,大意是说:你们那T像是打七学佛?说说笑笑不知道惭愧等等,紧接着,她又指名道姓的责备起来。她的这一炮,好像一颗炸弹,投掷在禅七道场中,有些被骂的人,企图过来揍她,也有些人哭了起来,造成了混乱的局面,我看了一眼老师,见他若无所闻的样子,脸上凝重,毫无表情,我自己心中很不自在,后来因为我推着一个要打她的人出去了,所以她有没有骂我,我也不知道。
待我回来时,会场上已闹成一片,台上台下在对吵对叫,许多人也己托词先走了。 老师当即厉声喝止,并且很沉重的说:完了,完了,再三要求你们忍耐,你们却无法忍耐,十天白白糟踏了,你们没有发起一点慈悲心,你们......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