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赵瞿 ▎27 王遥 ▎28 李常在 ▎29 刘安《神仙传》

2021-11-19


26 赵瞿 ▎27 王遥 ▎28 李常在 ▎29 刘安《神仙传》

 


26 赵瞿

 

【题解】

 

本篇主要讲述一个病人坚持服食,最终也得以成仙的故事。《抱朴子·内篇·仙药》中也对赵瞿事有较完整收载。

 

葛洪在神仙方术之中,特别重视金丹大药,认为服食金丹金液是“仙道之极”,所以他在强调内修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服食的作用。因为在他的观念中,人可以通过服食,获得被服食物的一些特性,如他认为:“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抱朴子·内篇·金丹》)所以人可以通过服食“假外物以自坚固”,获得健康长寿等特性。本篇中赵瞿虽以服食松子和松脂而获病愈成仙,但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另外,葛洪本身也是位医药学家,在他所著的中医方书《肘后备急方》卷五中,将这个故事作为用松脂治疗麻风病的有效医案收录。

 

【译文】

 

赵瞿,字子荣,山西上党人。他得了麻风病,病重得快要死了。有天对家人说:“应该趁我活着把我扔了,要是哪天死在家里,恐怕会传染给后世子孙都要得这病被虫蛀死。”

 

于是家里人就给他准备了一年的粮食,把他送到山里,又怕有虎狼等野兽来吃他,就在他屋前用木头围了一圈栅栏。赵瞿一个人在那里十分悲伤痛苦,白天晚上都止不住地啼哭,这样过了有一百多天。

 

有天半夜,他忽然看到石屋前有三个人,他们问赵瞿是什么人。赵瞿暗想这深山老林中,不是人应该来的,他们必定是神灵之类。于是向他们讲述自己的遭遇,磕头乞求他们哀怜自己。那些人在栅栏中行走, 就像云气在飘动,没有任何障碍。他们就问赵瞿:“若是想病好,必须服药,你能接受吗?”赵瞿说:“无故受这么多罪,被这个病缠身,已经被家人疏远离弃了,我是早晚都要死的人,即使砍掉我的脚割去我的鼻子而能让我活命,都是非常愿意的事,何况服药,怎么不能?”神人就赐给他松子和松柏脂各有五升,告诉他说:“这些不但能治病,还能让你长生,吃一半病就可以好,好了也不要停服。”赵瞿没吃完药病就好了,身体也变得很强壮健康,于是就回家了。

 

家人看到他时以为他是鬼,赵瞿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家人才开始十分欢喜。赵瞿继续服药,坚持了二年,容貌变得更加年轻,肌肤也变得有光泽,走路像飞鸟一样轻快。七十多岁了,吃野鸡兔子都能把骨头嚼碎。他还能背重东西,一点也不觉得累。到他一百七十岁的时候,有天晚上睡觉,忽然看见屋子里有光像镜子一样明亮,他问身边的人,都说没看见。到第二天,整个屋子都变得很明亮,并能在晚上写字。他又看到脸上有两个小人,有三尺长,都是美女,长得十分端庄,只是身材小罢了。那两人在他鼻子上玩闹,这样渐渐的两个女子开始长大,长到跟成人差不多大时,就不再待在他脸上了,就在他身前出没。赵瞿经常听到她们演奏琴瑟的声音,十分愉快欢乐。

 

赵瞿在人间待了三百多年,面貌一直都像个少年。后来他进入深山,不知道去了哪里。

 

 

27 王遥

 

【题解】

 

王遥传说是东汉的名医,其事迹最早见于此篇。从文中看,他治病手段可能是用的中医里的祝由术,另外他也会一些禁咒等法术。古代方士修仙,先要做到身体无病,所以一般都会些医药知识以自保,有些也给人看病,故往往留有医名。

 

【译文】

 

王遥,字伯辽,是鄱阳人,他有妻子但没有儿女。他很会治病,没有治不好的。他治病时不用祭祀鬼神,也不用符水、针灸草药。他治病的时候,只用约八尺大小的布巾,铺在地上,让病人坐上去,这样不吃不喝,一会儿病就好了,然后就让他们起身离去。

 

如果是鬼怪精灵作祸害人,王遥就在地上画一个监狱,然后召唤它们,就能让这些鬼怪现形,并把它们收到监狱里去。有时是狐狸、鳄鱼、蛇之类,就把它们砍成两截烧死,病人就好了。

 

王遥有个竹箱,有几寸长,有个姓钱的弟子,跟随他几十年了,也没见他打开过。

 

一天晚上,天空下着大雨,一片昏暗阴沉,王遥让弟子用九节竹杖,担着这个竹箱,带他出门,冒着大雨出行。王遥和弟子的衣服都没有被淋湿,所走的路,也是未曾走过的。又一直有两个火把在前面引路,大概走了三十多里路,爬上一座小山,进入一个石屋中。

 

屋里有两个人,王遥来到后,拿过弟子担的竹箱并打开,其中有三个五舌的竹簧,王遥自己吹奏一个,另两个给了屋里那两人,一起坐着吹奏。过了好久,王遥告辞而去,收回三个竹簧,都放到竹箱里,让弟子担着。屋子里的两个人出来送行,对王遥说:“您应该早点过来,为什么在尘世间待那么久?”王遥回答说:“我办完事自然就来了。”

 

王遥回家待了一百天,天又开始下雨,他夜里忽然穿起很正式的衣服。王遥以前有套葛布单衣和葛布头巾,已经五十多年没穿了,晚上都取出来穿上。他妻子就问他:“你想舍下我走了吗?”王遥说:“只是暂时离开一下。”妻子说:“要带上弟子一起走吗?”王遥说:“我一个人离开。”妻子于是哭泣道:“为我就再多留些日子吧。”王遥说:“办完事就回来。”于是就自己担着竹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三十多年后,他的弟子看见王遥在马蹄山里,容貌看起来更加年轻了,大概属于地仙一类。

 

 

28 李常在

 

【题解】

 

关于李常在相关的文献资料较少,详情已不可考,其事迹主要见于此篇。从文中看,他也善于治病,应属于方士之类。

 

【译文】

 

李常在是蜀郡人。他年轻时钻研道术,好几代老百姓都信奉他,计算一下他的年纪,已经有四五百岁了,但他一点也不衰老,一直像五十几岁的人。

 

李常在给病重的人治疗,三天就能好,病轻的一天就痊愈。他在家里的时候,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经各自嫁娶了,于是他也要离去。临走的时候,从他的弟子曾家和孔家,分别要求带走一个小孩,年纪都在十七八岁。那两家人也不知道常在要去哪里,就把孩子派遣过来送给了他。

 

常在后来用青竹竿把两个孩子送回家,让他们把竹竿放到家里他们睡觉的地方,然后直接返回,不要跟家人说话。二人答应照办,拿着竹竿回家,家里人始终都没看见他们,等他们走了,家人发现他们都死在了床上。两家人很是悲伤,痛哭了一番,就把他们用棺材装好埋了。一百多天后,常在的弟子在郫县遇到常在,他正带着这两个孩子一起走。二个孩子跟他的弟子哭着说了很久的话,又各自写信让他带回家。他们两家见信后把棺材打开看,只见青竹竿而已,于是知道他们并没有死。

 

后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李常在都在地肺山居住,又娶了个妻子, 他之前的妻子和儿子,就想过来找他。在他儿子来的前十天,常在对后妻说:“我儿子想来找我跟我见面,我应当离开,你可以把金饼给他。”等他儿子到来后,问父亲去了哪里,后妻就把金饼给他。他儿子说:“父亲舍弃我离家几十年了,我日夜思念,听说父亲在这里,所以才大老远的过来拜见他,我不是来求财的。”于是后妻就作罢了。

 

过了三十天,他父亲还不回来,儿子就欺骗后母说:“父亲不回,我走了。”他走到外面,躲藏在草丛中。李常在回家后对妻子说:“这个孩子是假意这样说,他应该还会回来。他回来时你就对他转达我的话:‘你长大了,不再需要我了,我是在修行道法的人,不会跟你再见面了。’”说完就又走了。过了一会儿,儿子果然回来了,后母就把他父亲说的话告诉了他。儿子知道不会再见到他父亲了,就哭着走了。

 

后来又过了七十多年,常在忽然有一天又离去了,他的弟子看到他在虎寿山下居住,又娶了个妻子,还有儿子。

 

因为世世代代都有人见他这样,所以就称呼他为“常在”。

 

 

29 刘安

 

【题解】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其父死后,受封淮南王,事迹主要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和东汉班固《汉书》。刘安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传》是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组织门客编写《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一书。这部书的思想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是汇聚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一书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塞翁失马”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中说,刘安“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但现在流传下来的《淮南子》仅为其中的《内书》,《外书》《中篇》都已失传,胡适曾评价这本书:“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刘安也是豆腐的创始人。豆腐本名菽乳(即豆汁),据传是刘安在炼丹时,用泉水磨制豆汁,又用豆汁培育丹苗,意外的将盐卤(一说石膏)混到豆汁中而形成,现每年9月15日,在安徽淮南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豆腐文化节。

 

历史上刘安正处于汉武帝想要削藩的时候,刘安不能顺应历史大势,想通过谋反来自保,最后事不成,被迫自杀身亡。

 

本篇是在历史基础上糅合传说,把刘安说成是最后得道成仙去了, 这可能是刘安死后一些同情他的人所编造的故事。刘安当时为了谋反, 曾广泛结交各界人士,《汉书》中说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 这其中既有当时的社会名流,也有一些方士,这些人受他的恩惠较多。其次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鸿烈》中就有不少篇章“言神仙黄白之术”,说明他本人对神仙之术也很有研究。另外,刘安还组织炼丹实践活动,豆腐就是炼制丹药过程中一个偶然发现,这些都是对刘安进行神化的基础。所以,他死之后即有关于其得道成仙的传说。

 

东汉王充在《论衡·道虚篇》里引儒书说:“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其后,东汉的《风俗通义》中也简略记载了刘安成仙的事迹。葛洪在《神仙传》序言中说《神仙传》的创作是“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可见“刘安”的故事是葛洪从前人的书中抄录增改而来。另外,与葛洪同时代的干宝《搜神记》中记有八公见淮南王的故事,并录有刘安所歌《淮南操》。

 

【译文】

 

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是汉高帝刘邦的孙子。他的父亲厉王刘长,因为获罪被流放到蜀地,在路上就死了,汉文帝哀怜他,就把他的封地分成几块封给了他的儿子们,所以刘安得以被封为淮南王。

 

当时的王子们都崇尚奢侈,过着沉溺音乐和美色,带着猎狗骑马打猎的日子,只有刘安一个人能自降身份,尊重那些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刘安极其爱好儒学,同时喜欢占候术等各种方术,供养了几千个能人异士,都是天下才智杰出的人。

 

刘安又组织编写了《内书》二十二篇,《中篇》八个章节,说的都是如何修炼成仙和炼制黄金白银的方法。名叫《鸿宝万毕》的书共有三章,是专门讲变化的道术,大概有十万多字。

 

汉武帝因为刘安知识广博,善辩有才,把他当作诸父之一,十分重视尊敬他,对自己发出的重要命令或书信,常常让他和司马相如等人一起拟定草稿,需要时就派遣使者宣召他入朝。武帝曾令他作《离骚经 传》,他天亮时接到命令,到早饭时间就完成了,上报给了武帝。刘安经常在武帝闲暇时被召见,有时与武帝谈论历史人物,评点他们的得失,有时会给武帝献上自己所创作的赋、颂等文章,常常是早晨进宫,交谈到半夜才出来。

 

至于天下与修道相关的书,还有会方术的人士,哪怕在千里之外也不嫌远,或用谦卑诚恳的话把人请来,或用大量的钱把书买到。

 

这样就有八个老者又称八公的上门来拜会,他们的胡须眉毛都雪白雪白的。门卫先悄悄通知了淮南王,淮南王让门卫先为难一下他们,于是门卫问他们说:“我们家王爷最想找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道术, 其次是想得到那些博学多才、精通义理的大儒,再次是想得到那种勇敢有力,能举起千斤之鼎,能在老虎群中横行的壮士。现在看各位先生年龄已经很老了,好像没有什么延缓衰老的方法,又没有像孟贲和夏育那样的勇猛之力,难道你们能通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经典著作,能探讨其中深奥的道理,能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原理,能彻底洞明人的心体自性吗?如果这三样本领一样都没有,我是不敢为你们通报的。”

 

八公笑着说:“我们听说你家大王礼贤下士,像周公那样正吃着饭也要吐出来、正洗着头发也要马上握住,去迎见有才能的人,所以即使有一点技能的人,都会来投靠他。古人崇尚百家学问,即使是会学鸡鸣狗叫的人也会收留。正所谓想要得到骐骥那样的千里马得先要诚心花重金去买一匹死的千里马,燕昭王自降身份把郭隗当老师才招揽到天下英才。我们虽然年龄衰老,不符合你家大王的要求,但是大老远的过来,就是想见你们大王一面,即使不一定能带给他什么好处,但也不会对他有什么损害,你怎么能因为我们年老而嫌弃我们呢?你家大王要是只接见年轻人,说那才是有道之士,见到白头发的老人就认为是一无是处的老头,这恐怕就不是开凿石头去采玉,像去深渊中取龙珠那样努力搜求人才的意思了。你既然嫌我们年老,现在我们就能变年轻。”话还没说完,八公都变成了少年,年龄大概有十四五岁的样子,黑头发在头顶梳着像牛角一样的发结,脸色也像桃花一样红润。门卫大吃一惊,跑着去禀报淮南王。淮南王听说后,鞋子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

 

淮南王把他们请到思仙台,用锦绣丝绸围成帐幕,铺设好象牙床, 点上百和香,搬来用金玉制成的小桌,对他们行弟子之礼,向着北面他们站立的地方磕头说道:“我刘安是个平庸的人,年轻时喜欢修行道德学问,但是因为被世俗事务缠身,一直陷在俗世生活之中,不能去除这份拖累,带着书箱去山林中学习。但是我日日夜夜渴求学道,希望能有神明来指点我,洗净我身上的渣滓和污浊,但是可能我的诚心还不够,心中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似乎像银河一样遥不可及。但是没想到上天眷顾我,让你们这些有道之士屈尊降临,这是我刘安命中注定的安排吧,应当要蒙受各位教导点拨。我真是又惊又喜惶恐不安,不知道做什么好了。只希望各位有道之士能哀怜并教导我,那么我就像飞蛾借上了天鹅的翅膀,可一飞冲天了。”

 

八个少年这时候又恢复成老人的样子,告诉淮南王说:“我们虽然也见识浅陋,但是因为先学习了一些神仙之术,听说大王你喜欢异士, 所以特地过来想跟随你,还不知道你到底想学什么。我们其中一人能坐在那里呼风唤雨,立刻就能生起云雾,在地上画画就能变成流动的江河,堆起泥土就可以变成高大的山岳;还有一人能崩开高山,再用山去堵塞很深的泉眼,能驯服虎狼豺豹等野兽,能召唤出蛟龙,让鬼神听从派遣;另一人会分身术、易容术,坐在那里立刻就消失不见,在军队中能隐身,把白天变成黑夜;另一人能驾着云飞行,在虚空中行走,在大海的波浪上穿行,来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阻隔,呼吸之间就能到千里之外;另一人能在大火中不被烧伤,进入水中不会被沾湿,利箭射不中他,在寒冷的冬天里不感到寒冷,夏天在太阳下曝晒也不会流汗;另一人有成千上万种变化,可以随心所欲变身,能立刻变成禽兽、草木和世间的万物。他能把山移开,挡住河水的流动,把宫殿和房屋移换到别的地方去;另一人能预防灾害,化解厄运,消除会对人造成伤害的各种隐患,有延年益寿的方法和长生不老的道术;另一人能把泥土烧炼成金子,把铅熔化后再凝结变成银子,用水炼制八石,变成能让人飞升成仙的丹药,他还能驾着龙在云中飞行,浮在天空之上。看大王想学哪样了。”

 

刘安于是早晚都过来参拜他们,用酒和果脯供养他们,又一一试验了他们所说的话。八公所说的那些千变万化,种种奇异道术,都真实有效。于是八公就传授给了淮南王如何炼丹的经书三十六卷。药炼成,刘安一直没去服用。

 

太子刘迁喜欢剑术,自以为没人能比得过他。当时的郎中雷被,被召去与他比试,雷被失手刺中刘迁,刘迁大怒,雷被很害怕,怕被刘迁杀害,于是向刘安请求跟随军队去讨伐匈奴,用来赎罪。

 

刘安听说后没有答应,雷被十分恐惧,于是向皇帝上书说:“依据汉朝的法律,诸侯拥兵不去讨伐匈奴,该入死罪,刘安应该被处死。”汉武帝一向敬重刘安,就没有怪罪下去,只是削去了刘安两个县的封地。刘安十分恼怒,雷被非常害怕被刘安杀死。雷被与伍被一向亲近交好,伍被曾经因为犯过损公肥私的事而得罪刘安,刘安对他很生气但一直没有处理,他们两人怕被刘安杀掉,于是一起向上诬告,说刘安要谋反,于是汉武帝让宗正拿着符节来处理这件事。

 

八公对刘安说:“你可以离去了,这是上天要打发你走啊。”淮南王像没有这件事一样,一天又一天,并没有脱离世俗事务。

 

于是八公让刘安登山,举行盛大的祭祀,把金子都埋在地里,就在白天升天了。八公跟刘安在山上所踩的那块石头,都陷下去而留有脚印,到今天那些人和马的足迹都在。

 

八公对刘安说:“仙籍上有名的人,被人诬告,那些诬告的人立即就会灭亡死去,伍被等人现在应该就要被杀掉了。”

 

因为宗正找不到刘安在哪里,被皇帝追问就说道:“淮南王成仙而去了。”皇帝听了很是闷闷不乐。

 

于是负责劝谏的廷尉张汤,上奏章说伍被:“曾经为刘安谋反出谋划策。”于是雷被、伍被的九族都被杀掉了,跟八公所说的情况一模一样。

 

汉史秘之,不言安得神仙之道,恐后世人主,当废万机而竞求于安道,乃言安得罪后自杀,非得仙也。

 

刘安得道成仙的事,汉代的史官保密不说,是他们担心后世的君 主,不去管理国家大事而一心寻求刘安的成仙之道,于是就说刘安是获罪后自杀了,并没有成仙。

 

按照左吴所说,刘安临走的时候,想要把雷被、伍被杀掉,八公劝阻说:“不可以,想成仙而去的人连路上的虫子都不愿伤害,何况是人了。”刘安于是作罢。刘安又问八公:“能不能把那些平时交好的朋 友,都请来这里,然后再送回去。”八公说:“这有什么不行的,只是不要超过五个人。”刘安就把左吴、王眷、傅生等五个人,请来玄洲, 然后又把他们送了回去。左吴说了具体情况,他说刘安没能上天。因为刘安年轻时就养成了过贵人生活的习惯,遇到天上的各位神仙前辈时, 他很少向他们谦卑行礼,落座起身也不是很恭敬,说话很大声,有时还失口称自己为“寡人”。于是老神仙们的主管者就向上奏告刘安,说他不知敬重,应该被遣送走。八公替他道歉,他才被赦免,但是被降职为守卫天都厕所的人,三年后转为散仙,不得担任任何官职,只是能长生不死而已。

 

武帝听说左吴等人跟着淮南王成仙走后,又回来了。就下诏让他们过来,亲自询问事情的经过。左吴把知道的都说了,武帝听了十分懊恼悔恨。于是叹息说:“要是我能像淮南王那样,这天下在我眼里也就是只脱掉的鞋啊。”于是武帝也开始招募贤明之士,也希望能遇到八公, 但一直都没碰到,反而被公孙卿、栾大等人所骗。但是武帝还是意犹未尽,希望能得到真有道术的人,因为他看到刘安分明成仙走了,知道天下是真有神仙的。

 

当时的人传说八公和刘安临走的时候,炼丹的器皿被丢在院中,鸡来啄食,狗来舔吃,鸡狗也一起都得以升天,所以才会听到鸡在天上鸣,狗在云中叫。



23 李仲甫 ▎24 李意期 ▎25 王兴《神仙传》


21 河上公 ▎22 刘根 《神仙传》


19、李八百 ▏20、李阿《神仙传》


17 伯山甫 ▏18 马鸣生《神仙传》


16 魏伯阳《神仙传》


15 沈羲《神仙传》


14 王远《神仙传》


11 华子期 ▍12 乐子长 ▍13 卫叔卿《神仙传》


9 吕恭 ▎10 沈建《神仙传》


6 黄山君 ▎7 凤纲 ▎8 皇初平《神仙传》


4 彭祖《神仙传》


3 沈文泰 ▎5 白石生《神仙传》


2、若士 《神仙传》


1 广成子 《神仙传》附:葛洪生平


认识“道家健康术”(下)


认识“道家健康术”(中)


认识“道家健康术”(上)


不死药——长生的诱惑


道家饮食思想:养生为尚


道家故事:道士陈抟与赵匡胤真的赌过华山吗?


道家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二则


湖州刺史颜真卿 与 茶


道家知识简介1:道家意涵新说


道家故事:“此山彼山,哪座山头柴好烧”


中国道家龙门派内丹功(原名《明一子内丹功经验谈》)


道家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二则


修道的人,是怎么样的存在?道家修今生的思想如何理解?


道家的一元初始是什么意思?


道家修炼故事:公孙璞忏悔得救


著名道家修炼者王力平老师谈“盘腿”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灵性的芬芳》《素食人生》《神秘主义的秘密》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


┅┅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禅的行囊》全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灵心小史》全集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