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自强不息

2020-12-18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自强不

 

【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传》

 

【要义】 象,此处指卦象。《周易》是一部专设卦画以示卦象之书,易象是对自然之象的效法。从广义角度看,《周易》卦爻辞以及《说卦》所列之象皆为卦象。从狭义角度看,象是指《象传》。《象传》是对《周易》卦爻象的解说,其中又可分为《大象》、《小象》。《大象》言一卦之象,《小象》言一爻之象。

 

所引名言为《象传》解释《乾》卦卦象的言辞。《乾》卦上体下体皆为乾,乾为天,所引名言可译为天道刚健,君子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君子”在先秦时期以及后来的封建社会是一种理想人格的代表,许多人想成为君子,但要达到君子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标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象传》告诉了我们应当如何才能成就君子的品格,其中一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启迪和积极的意义。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

 

对于个人来讲,自强不息、勤奋进取是必要的道德规范,人应坚持这种精神。对于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自强不息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往往关系到它们自身的兴衰成败。作为一个群体,应有其凝聚力,群体意识的主流正是自强不息。作为一个国家,君主及其他辅助领导层次的人都应积极有效地制定合格的治国策略,谨慎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而这也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的体现。作为一个民族,更应具有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动力所在就是整个民族在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自强、不断地进取。自强不息的道理多么深刻啊!

 

古代思想家就对自强不息这一道德精神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观点。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他提出自强的人应战胜自己的弱点、缺点,应有恒久的志向,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斗志,取得成功。《淮南子》认为,不自强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它说:“由此观之,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中华民族历经世纪的风风雨雨走到今天,它依然焕发着独有的魅力,这与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勤奋进取是分不开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传承这种精神,并发扬光大。

 

【故事】 春秋时期,东南地区的吴国和越国逐渐发展起来,国力日渐强大。鲁昭公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趁越国大办丧事、人心不稳之机,带兵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带着丧父的悲痛领兵防御,双方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展开激战,在战斗中,阖闾被越国大将砍中右脚,回国不久就因伤重而死,临终时他告诫儿子夫差不要忘了为自己报仇。

 

鲁哀公元年(前494年),勾践得知了夫差的复仇之心后,决定先行攻打吴国,使其措手不及无还手之力。大夫范蠡认为时机不到,极力阻止,但勾践一意孤行,按原计划出兵。哪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也带兵前去攻打越国。夫椒(今江苏吴县)一战,使得勾践几乎全军覆没,不得不撤军。可夫差发誓要消灭越国,就乘胜追击,把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团团围住。此时,勾践已无法脱身,他开始后悔自己的鲁莽举动。危急中,大夫文种建议勾践用美人计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让他代为求情讲和。

 

在伯嚭言下,夫差复仇之心有所动摇。这时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来求见夫差,并上珍贵的礼物。于是夫差赦免了勾践,罚他一边看守先王阖闾的坟墓,一边放马,晚上就让他住在墓旁的石屋里。

 

在吴国三年里,勾践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凌辱,表面上一直对夫差十分顺从和忠诚。夫差认为这样就挫败了勾践的锐气,于是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允许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勾践回到越国,立志报仇雪耻。他一方面继续在表面上顺从吴王,一方面暗中积蓄力量,埋头苦干。他规定在七年内不收赋税,让百姓努力生产增加积蓄,并对生育的人进行奖励,以求增加人口。不仅如此,勾践还亲自下地劳作,他的夫人也穿着朴素的衣服,纺麻织布,为百姓做出榜样。

 

为了时刻使自己保持清醒,不忘耻辱,也为了激励自己,夜里睡觉,他不再用柔软的被褥,而是躺在柴草里。在他的柴草铺上方悬挂着一个苦胆,吃饭睡觉之前,勾践都要用嘴尝尝,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兵败为俘的屈辱。在十年的时间里,他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壮大自己的经济力量;同时又勤于练兵,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越国上下齐心协力,奋发图强,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夫差率兵攻打齐国,大获全胜。为了迷惑夫差,勾践亲自到吴国祝贺,夫差高兴之下赏给勾践一块封地。大臣伍子胥看出了勾践的本意而力图阻止,不料却惹怒了夫差。后来伍子胥又因遭伯嚭诬陷而终被吴王赐死。这样一来,吴王身边就没有得力的忠臣了,这无疑为勾践复仇提供机会。

 

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勾践趁夫差到黄池(今河南封丘)和其他国家会盟之机,领兵攻打吴国。当夫差返回时,又遭到了越军的痛击,夫差就派使者求和。由于那时越国的实力不强,勾践就受了大夫范禀的建议,同意和吴国讲和,然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国后,他发展生产,壮大国力。其间,吴国的国力还是越来越弱。

 

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勾践收复失地,率领军队向吴国发起猛烈的攻击。越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吴军一溃千里,越军将夫差包围在阳山(今江苏吴县西)。勾践为了报仇雪耻,这一次拒绝了吴王的求和要求。夫差无奈之下只得自杀。后来,越国凭借自己的实力称霸中原。

 

尽管春秋时期各国逐鹿中原,存在许多负面影响,但是,越王勾践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做法,也是值得肯定和欣赏的。

 

本文摘录自《<周易>智慧名言故事》主编:张树骅等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亢龙有悔

 

庄子名言故事:能不龟手一也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祸福无不自求


庄子名言故事:死生如昼夜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终日乾乾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潜龙勿用


老子名言故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名言故事: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我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率兽而食人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王何必曰利


老子名言故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名言故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名言故事: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名言故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子名言故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尤迦南达对不杀生(非暴力主义)的精微教导 附:南泉斩猫 公案一则


灵性故事严选 1:“孩子,你必需多打坐些”


灵性故事严选2:犯戒真的会贻害无穷


灵性故事严选3:“大师,你最大的敌人……死了!”


灵性故事严选4:波浪永远不应该说,“我是海洋”


灵性故事严选5:降服妖魔附体最有效的方法


灵性故事严选6:“我只知道打坐”


灵性故事严选7:“选继承人老衲是专业的”——关于“口封”的那些事


实修故事严选8:体验和寿命之间艰难的抉择


修行故事严选9:“您宁肯相信一头驴的叫声,也不相信大把白胡子的我说的话吗?”


灵性故事严选10:“我只做神母让我做的事。”


灵性故事严选11:尤迦南达对《圣经》“如果你的眼睛专注,全身就会充满光明”的解释


灵性故事严选12:当伟大的虔诚者碰到贼


灵性故事严选十四:辩喜尊者两次失败的祈祷


灵性故事严选15:①美国红杉树等待千年的拥抱 ②短命儿子的前生后世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