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履霜坚冰至

2021-01-11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履霜坚冰至

 

【名言】 履霜坚冰至。

——《坤•初六

 

【要义】 这是《坤》卦初六交的交辞。《坤》卦内卦外卦都是坤,六爻都是阴爻,是纯阴之卦,说明此卦为阴柔顺从之卦。坤为地,而地博大厚爱,顺从天道覆载万物,所以六十四卦以《坤》卦为第二卦,以《乾》、《坤》两卦生成其他六十二卦来说明天地合德而化生万物的道理。整个卦爻辞以柔顺为主题。《坤》卦告诉人们行事要顺从,心胸要宽广。

 

《坤》卦六爻自下而上象征着阴气越来越盛,初爻阴气微弱则为霜,至上爻阴气强盛则为冰。这句爻辞是说,当秋天踏霜之时,预示着严寒的冬天的到来。就人事说,阴代表凶险之事,《坤》初交指凶险之初,至《坤》上爻指凶险之极。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凡事皆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微而著、由幽而显的发展过程,其凶险之事也不例外。当一个事物出现不好的兆头时,应审时度势,防微杜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坚硬的冰不是一个早上或一个晚上就突然形成的,而是在霜的基础上由于天气越来越冷,一步一步形成的。在社会人生领域,道理也是一样。任何恶的东西的出现都有一个构成因子缓慢滋生、成长的过程。一个国家由兴盛到衰亡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发生的。在此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不易为人觉察的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有恶的因子积累的过程。所以,《系辞》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告诉我们要多做善事,远离邪恶。三国时的刘备曾对其子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应提高自身辨察错误的能力,及早防范,把恶的幼苗扼杀在其萌芽的状态中,以防其发展壮大。二是要提高人自身德性的培养。人的德性的培养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应当坚持不懈的。

 

《乾》卦告诉我们,面对宇宙的洪流和社会人生的变幻无常,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保持旺盛的斗志,刚健而有为。不论外界环境如何,都应努力有较大的作为。《坤》卦又接着给我们以启示,如何去作为。所以,《周易》古经把此两卦作为六十四卦之开端,用心良苦,意义重大。我们也应学习《乾》、《坤》两卦的品格,发掘出这两卦所蕴含的深远博大的哲理,这会使我们在为人与处世两方面受益匪浅。

 

【故事】 东周时的晋国是当时诸侯国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晋献公励精图治,使得晋国政治清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后来献公由于宠信美女骊姬,听其谗言,放纵其行,使晋国势力逐渐衰败,以至于发生严重的祸乱。

 

献公的夫人名叫齐姜,他们所生的儿子申生被立为太子。后宫宠姬狐姬和小戎分别生有重耳、夷吾。三兄弟感情笃深,亲密无间,十分融洽。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献公会创造出更大的政绩,国家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会更加安定和美好。然而,一个女子走进了献公的生活,改变了晋国的命运。

 

那是在夫人齐姜去世不久,献公十五年(前662年)时,献公发兵攻打骊戒族(今陕西临潼一带)。骊戎不敢交兵,向晋求和,就把名叫骊姬和少姬的两名女子献给献公。献公很是高兴,他特别宠爱骊姬。骊姬生得貌美无比,但为人却极为狡诈。她极力讨好献公,开始参与朝政,博得献公的万般宠爱。

 

一年后,骊姬为献公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奚齐。献公喜爱骊姬,对骊姬又给他添了一个儿子感到很高兴。他置自己曾与夫人齐姜的感情于不顾,打算立骊姬为夫人。但此事遭到朝中大臣强烈的反对。卜偃、史苏等人通过卜劝谏献公明辨是非,以防后患。忠言逆耳,献公没有接纳大臣们的意见,而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骊姬立为夫人,封少姬为次妃。骊姬名正言顺地成为后宫之主,其气焰更嚣张了,其野心更大了。

 

献公宠爱骊姬,又打算把奚齐立为太子。一天,他告诉了骊姬自己的想法。骊姬听了,心中暗喜。但当时太子申生德才兼备,深受臣民爱戴,就是连献公也曾对他寄予厚望。她又怕朝内大臣们不服气,必然会强力阻拦。于是,她假意婉言规劝献公改变了主意,而暗地里却不断地寻找废掉太子的理由和机会。她通过贿赂等办法拉帮结伙,运用阴谋诡计,陷害忠良。

 

晋献公兼并了虞(今山西平陆东北)、號(在今河南)两国,满朝文武都欢喜鼓舞,互道祝贺之意。惟独骊姬闷闷不乐。她本来打算派太子申生攻打,国,不料献公却让大将里克代为出征,而且一举成功。她一时竟想不起应如何在献公面前继续吹嘘儿子奚齐了。

 

骊姬与心腹优施商量,又想出了几条诡计,把太子申生一步步逼上绝路。

 

一次,献公在翟垣这个地方打猎,几天后回宫。在迎接献公的宴席上,骊姬把申生几天前祭祀母亲齐姜后献给献公的酒食端了出来,并在其中下了毒。她笑着对献公说:我梦见夫人齐姜不堪饥渴之苦,而大王又不在宫内,所以就让太子祭祀-番。现在酒食在此,请大王享用,已经为您保留好久了。”献公拿过酒来就要喝,骊姬又使了个计谋,让献公知道了酒肉有毒,并且诬陷是太子申生下的毒。献公惊呆了,他无法忍受这样的现实。他气得浑身颤抖,已没有气力去仔细推断这件事的真假。面对一旁假意哭诉的骊姬,他老半天才冒出一句话:“我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各位大臣,杀了这个不孝之子。”

 

献公把这一事情向诸位大臣说了。大臣们知道献公决心已定,都面面相觑,不敢言语。献公于是派人率兵去讨伐太子申生。申生得知消息,知道又是骊姬陷害,他有理说不清,又怕献公得知真相伤心,也就不肯为自己洗脱罪名。太傅杜原款劝其逃往他国,申生不愿背负恶名,决心以死来消解父亲的怨气,他向北方拜了两拜,拔剑自杀了。

 

第二天,献公派去的人率兵赶到,见申生已死,就把杜原款装进囚车,拉了回来。献公让杜原款作证,说太子有罪。杜原款大声疾呼:“天哪,冤枉啊!我之所以不追随太子而去,就是要留下来证明太子之心!酒食留在宫里六天了,难道还有毒药这么长时间不失去药性的吗?”此时,骊姬从屏风后大声喊:“原款教导太子无方,为何还不杀了他?骊姬的话无疑是火上浇油,昏庸的献公不辨青红皂白,下令把杜原款当场处死。大臣们见了这等慘状,暗自流泪,好不悲伤。

 

太子申生的惨死,仍不能满足骊姬的野心。她在献公面前大加谗言,攻击公子重耳、夷吾。终于,公子重耳、夷吾流落到国外,使原来十分要好的三兄弟死得死,逃得逃,为立奚齐为太子扫清了障碍。

 

一时间,晋国国内乌烟瘴气,昏天黑日,陷入混乱之中。待献公死后,奚齐即位,几经周折,强大富足的晋国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公子重耳得以返回晋国,重掌大权,才结束这一混乱至极的局面。晋国由强盛转入衰微这一史实,说明了《周易》“履霜坚冰至”的道理。

 

本文摘录自《<周易>智慧名言故事》主编:张树骅等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