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辫的遮荫下《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

2020-06-10


编者按:鲁米 (Rumi),原名:贾拉鲁丁•巴尔赫(Jelaluddin  Balkhi),在Sant Mat系统里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圣人,其诗作因为源自内在而得以跨越地域、种族的局限,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在华人世界,鲁米的诗作也有不少翻译作品,如:《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鲁米Rumi诗选》、《火 : 鲁米抒情诗》、《玫瑰寓言》、《爱的喜悦 : 鲁米箴言诗精选》、《玛斯纳维全集》、《爱的火焰》、《偷走睡眠的人》、《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万物生而有翼》等。《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资料源自网络,侵权秒删

 

 

发辫的遮荫下《鲁米诗集:爱的苦涩比糖果甘甜》

 

在你发辫的遮荫下

我的心温柔沉睡

迷醉而优雅

宁静而自在……

 

 阅读参考:  ✔ 得定(合一)的奥秘是心智歇息了  在鲁米的诗里,上帝总是以爱人、情人的比喻出现,这里的“在你发辫的遮荫下 我的心温柔沉睡”象征行人在与某一层面的上帝合一时,心智暂时歇息了。实修打过坐的朋友大多曾经有过“心猿意马”的经历,这跟鲁米诗中合一(得定)时的“温柔沉睡”是截然相反的。一般情况下,也就是99.99%行人的情况,行人的注意力是心智和灵魂的紧密混合体,只有心智歇息了,行人才会进入某种禅定或某种层面的合一,灵魂或我们的本来面目就会自然呈现~“迷醉而优雅 宁静而自在……”

 

✔ 心智是什么?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一词多义、多词一义极为常见,有时也会有表达难以精准的遗憾。例如心,有时指妄想(印象、思维模式),有时指心的本体(佛性),有时指人体的心脏,有时心与意混用。相比较而言,Sant Mat对于心智的认知要稍微精致些。

 

Sant Mat认为,在第二灵境及以下,行人的注意力是心智与灵魂水乳交融的混合体,只有在心智歇息的前提下,个性化了的“万能的力量”(道、佛性、空性)~灵魂才有呈现的可能。那心智是什么呢?心智是我们生生世世处理、应对所有一切的习惯或模式,就像一个机器人或AI程序,比如深受直男们喜爱的小米的小爱同学,问天气、问路况、问餐厅、问加油站、问天文地理人间百态……,您问什么它几乎都会回答什么,甚至会唱雷军的“Are you ok?”好像真的有个美女存在一样,但是,“小爱同学”真的存在吗?

 

✔ 目前实修圈对心智认知的误区  既然心智只是个习惯或程序,那么,心智的力量来自哪里?~是谁设计了这个程序?是谁在运行这个程序?就如同问:“小爱同学”是谁编程的?运行“小爱同学”程序的动力是谁供应的?很多有名的大师错误地认为,心智的源头在心脏或心轮,主流的藏密见地也是如此。

 

Sant Mat认为,心智的源头在第二灵境的垂库提~一个比心轮高太多的地方。当行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心轮的时候,虽然也能达至某种层面的禅定,但是,注定无法导致究竟的解脱。不同的脉轮对应不同的修行灵境,就像钻地洞无法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注意力在心轮修习也无法导致究竟解脱。

 

✔ 几乎没人能完全摆脱心智的桎梏  Sant Mat认为,(个体)心智的力量来自个体灵魂,即使行人到达第二灵境的核心区域,个体心智也回返其老巢垂库体,(普遍)心智的影响力依然会覆盖第二灵境以下,并对第三灵境以及第四灵境的一些区域有影响。若非完美证悟真师,几乎没人能完全摆脱心智的桎梏。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