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证心得:泰山与我&富贵充满《刘雨虹的修道经历》11
编者按:“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菩萨为众多求道者示现了无数修行法门(或系统),因为下手处不同,实修过程或许也不同,但是因为“归元无二路”的缘故,我们总可以从其他实修系统或其实修过程中得到启发。具体实修,请在传承上师指导下进行。转载此文意在为Sant Mat的修习者的实修提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刘雨虹先生追随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曾于南先生七十寿诞之时编成《怀师》一书,后又于一九九九年四月撰成《禅门内外(南怀瑾先生侧记)》。
修证心得:泰山与我&富贵充满* 《刘雨虹的修道经历》11
**泰山与我***
佛光山的一幕,常在脑海中出现,主要的是有一个问题。当我好像定在那里的时候,一切外境虽与我无关,但是外境是外境,我是我,这是两个单位,如果这两个单位并行存在,岂不是两个世界吗?在这个体验之前,一个人本来是生活在一个世界中,现在反而变成了两个世界,真是使人莫名其妙。
在泰山崩于前无动于衷这件事上说,泰山是一个崩的世界,自己是在一个无动于衷的世界,我虽无动于衷,泰山仍然在崩,我无法影响泰山。
如果泰山崩了,把我压死了,我的无动于衷的世界还存在吗?如何的存在呢?这些问题,好像绕口令一样,纠缠不清。
***富贵充满***
这一年来,在看经方面花了不少时间,过去从未看过华严经,原因也是性急,一看那么一大堆,不能一口气读完,就有点懒于开页。佛光山回来不久,友人徐君送了我两部华严,为了答谢他的情谊,就打开来看,可见天下事都离不开缘字,连一本书,一个坐塾,都是有它不可见的因缘和因果,所以起心动念之间,不可不如履薄冰,常持正念。
话说,有一天晚上,夜阑人静,下座抬头看见书架上的华严经,不免顺手抽出来看。这一看非同小可,随着经文的进展,但觉心量逐渐扩大、扩大,好像进入了无穷尽的弥勒宝阁,内心有不可言喻的充满,甚至有要胀破的感觉。
难怪有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现在对我而言,还要加上一句!"读了华严,才知道自己的富贵。当时内心的感受,也只能用世俗的富贵来形容了。
事实上,后来我真的感觉富贵,有一次我忽然觉得可以比美子路,因为"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除了子路以外,还有一个我。在子路来说,因为"不忮不求",在我来说,因为内心富贵的感觉,有人是身外的富贵,有人是身内的富贵,内外有异,富贵则同。
也许这就是永嘉禅师所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每人都有一个无价珍在内,当你明白这不是虚假的时候,自然会感到富贵。
六祖曾对五祖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我却要说:弟子自心常生充满。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