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收官之20 实修原理篇:略论心智(上)

2025-03-08

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Hazur Baba Sawan Singh)



1 首先,需要厘清关于“心”等一些关键词的定义

 

Sant Mat的系统里,mind一般翻译成“心智”,heart一般翻译成“心脏”;对于处于混杂着心智和灵魂的个体状态,Sant Mat一般称之为“注意力(心智+个体灵魂)”,有时也用灵魂来代指——毕竟多数时候Sant Mat的师父们是在对弟子的实修进行教导,而不是在进行专业的著述。这大概是Sant Mat的基础定义,主要是关于英译汉(中文)方面的。

 

在具体的实修或讨论中,以中文(汉语)为主体语言的华人行者,面对的是“心”有更多意义的情况,即“心”除了有“心智”、“心脏”、“注意力(心智+个体灵魂)”的意义之外,在一词多义的中文里,“心”延伸出核心、精要、关键等意义,例如著名的《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心”就是核心、精要的意思,即《心经》是佛教所有般若经典的浓缩和精华,这里的“心”相当于藏传里“宁提”、“心滴”的意思。而《楞严经》里著名的“七处征心”里的“心”则(应该)“注意力(心智+个体灵魂)”的意思。

 

另外,在中文(汉语)里,修行先贤们为了将“心”的定义或所指更准确、更精微,提出了“心性”的概念,特指“心”背后能动的“那个”,谓之“真心”,对应的是Sant Mat的个体灵魂(个体灵魂再深入或精微一些,就是纳姆或夏白德了);为了区别于“真心”,又将一般的“心”(多数时候对应的是Sant Mat的“注意力”,少数时候对应的是Sant Mat的“心智”)称为“妄心”。唯识里的“心识”约略等于Sant Mat的“注意力(心智+个体灵魂)”。关于“心”的相关见地,还有如空性、佛性、自性等,以后有机会笔者再进一步讨论Sant Mat与其他实修系统在“心”见地方面的异同。

 

2 为什么选择摘录为主的行文风格?

 

关于“心智”的相关知识,虽然属于Sant Mat内部的不共教导,但是,实际上Sant Mat师父们并没有关于“心智”的专门论著,只散见于师父们与弟子之间的口头教导或书信中。愚蠢如笔者,妄想将Sant Mat的师父们关于心智的这些教导条理化、精微化,实在力有所逮。从年前就一直筹备,踌躇好几个多月,想想还是摘录Sant Mat师父们的教导为主来阐释比较妥当些。


 

目前,内地流通的Sant Mat实修理论方面的中文资料以贝雅斯传承为主,既有德拉道场内部流通的资料,也有贝雅斯传承内地的萨桑义义务翻译的资料。关于摘录内容,笔者选择以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Hazur Baba Sawan Singh)的书信录《灵性珍宝Spiritual Gems)》为主,参考资料方面以哈祖尔的得意弟子圣·嘉噶·辛格Sant Jagat Singh)的《灵魂的科学The Science of the Soul)》、哈祖尔的孙子圣·查仁·辛格Sant Charan Singh)的《活时修习死亡法Die to Live)》《光明的追求Quest for Light)》为主。

 

关于摘录《灵性珍宝Spiritual Gems)》的内容方面,其内容本身就是哈祖尔对印启弟子问题的回答的选编,可以说在英文书籍就应该已经摘录过一次了,那么,笔者的摘录很可能是第二次摘录,理论上是存在断章取义的可能性的。另外,虽然是摘录为主,但是笔者行文是有自己对“心智”等诸多相关概念(及内在逻辑)的个人理解的,并以此个人理解构建了这篇文章的框架,其中曲解、误解之处难免存在,谨此向各位看官、师兄致以深深的歉意并忏悔!

 

之所以斗胆“编辑”(摘录)此文,唯一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请各位师兄阅读自己传承的相关资料的原文,并以各自传承教导为标准答案。


3 心智是什么?

 

心智(mind)可能是高级智能,但是,它只是程序(模式),不是生命

 

心智mind)是什么?在Sant Mat里,笔者没有找到关于“心智”的比较正式、准确的定义,Sant Mat的师父们总是在是回答印启弟子问题时指出“心智”的呈现——即行者的什么状况是“心智”在起作用。比如,人工智能AI)中著名的大陆AI程序deepseek(深度求索)一时风光无二,提起deepseek或许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也使用过,但是,如果我们要问“什么是deepseek呢”,恐怕很难有人能准确定义。

 

从方便大家对“心智”理解的思路出发,笔者揣测,心智大概相当于巅峰级的人工智能AI),即心智只是一种智能,虽然可以无限接近生命体的状态,但是终归不是生命体——虽然“心智”或许在能力上、思想上……或许会呈现出秒杀人类的状态——但是,心智终归只是一种程序(反应模式),而不是生命体,仅此而已。当然,这种“比喻”也只是界定了“心智”的大概范围,并非对“心智”真正的定义。

 

那么,对于以实修为主的行者来说,如何才能准确定义“心智”呢?Sant Mat的师父们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心智?

 

首先,Sant Mat认为,普通人凭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准确了解“心智”的,只有在进入第一、第二境域(达至欲界定、色界定)才有可能对“心智”了解一点点,只有到达第三境域(无色界定)及以上境域才能比较准确了解“心智”。即:只有超过“心智”的源头——垂库提Trikuti)的行人,才能准确了知“心智”。


为了明白心智的运作情况,我们必须离开肉体或物质的境域而进入心智的境域。而且,更进一步,我们还应使自己脱离 [和超越] 心智,因为只有在那时,我们才能不动感情地了解它。(《灵性珍宝144




Trikuti(垂库提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明师教言:垂库提是行者解脱与否的分界线

明师教言:只要你还没有超越 垂库提,就无法拥有纯粹的喜悦

明师教言:单只经由希望 我们不能到达垂库提

明师教言:卡尔即垂库提的统治者

明师教言:梵天给心智的特殊命令(LH 夏白德 境域 垂库提)


在物质世界处于最迟钝状态中的“心智”与“想象”是同义词。Sant Mat不认为心智具有任何神性或无限性。正如月亮的光亮是借着太阳的光辉一样,心智的光亮也是借着灵魂的光辉——它光亮的程度取决于它所接受灵魂光量的多少。心智固有的天性是物质主义的、外向的和负面的。当它面向里面时,便从灵魂得到亮光,而当它面向外面时,便与物质联合。(《灵性珍宝106

 

确定大的方向:总体而言,心智是负面的

 

“心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这是一位真正的实修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Sant Mat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回归SD(源头),佛教谓之“成佛”或“证悟空性”。相对于这一人生目标而言,总体上心智毫无疑问是负面因素。

 

心智固有的天性是物质主义的、外向的和负面的。(《灵性珍宝106

 

在曾经的了义法力量传承进入衰微期(末法时期),或许正是新的了义法力量传承的兴盛期(正法时期)。但是,在“心智”作用下,人们很容易将高等(高尚)心智误认为是灵魂,将“心智”统治的第二境域误认为是了义的第五境域,将“衰减过半的了义法力量传承”误认为是“圆满清净的了义法力量传承”。所以,我们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大师们都是心智的虔诚者。而由于受过去世业力的影响,印启弟子很容易迷失方向、投身于心智的怀抱。

 

心智的性质基本上是负面的。虽然这个负面性会随着我们的上升而减弱,然而心智的运作是那么的巧妙,以致那些伟大的力希(rishi)、苏(Sufi)XIAN知们都自愿地和高兴地投入它的怀抱,听从它的指挥。在物质世界、星光境(第一境域)和因果境(第二境域)的一切万物都被它绑住了(手脚)。有时它不仅会失去信仰和批评上师,甚至很容易会到否认上师的地步。这是因为恶业的影响。当这段时期过去后,它便会再觉醒。弟子们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非罕见。在这个[灵性]旅程中的所有旅行者都会经历这样的动摇,这对将他们带回道上有某种形式的帮助,他们的忏悔是一种推动力,因而有助于使他们向前迈进。(《灵性珍宝114

 

心智将灵魂和物质链接起来,而链接点散在于人体每一个细胞里。

 

心智是干扰的因素。心智是LH和物质之间的一个连接环,它将灵魂和心智连接起来。当心智的倾向是向外的,它便与物质相连;而当它向里面看时,它便与物质分离并试图去了解灵魂灵魂自然地有一种向内的倾向。[我们]越放松心智与物质的连接,心智与灵魂的连结就加强。(《灵性珍宝142

 

在人体每一个细胞里,灵魂都被心智和物质覆盖或包裹着。

 

灵魂被心智和物质覆盖着。(《灵性珍宝143

 

对于印启弟子来说,在内在,在注意力回收、放松的情况下,散在人体每一个细胞里的灵魂之流(心智+个体灵魂)汇聚并开始从细胞撤离,一般会伴随着酸麻胀痛等觉受,只要身体动了、起了念头(心智不平静),这个“回撤”过程就会终止。所以,Sant Mat认为心智是负面的。也因此,在初期的打坐过程中,Sant Mat强调行人身体不要动。同理,在大圆满的三虚空会合瑜伽里有“身不动、眼不动、心不动”的实修窍诀。

 

灵魂的自然倾向是上升,因为它是一只属于异域的鸟。心智和身体将它保持在下面。当牛奶放着不动时,牛奶中的奶油便自动地浮上来。一旦身体和心智静止不动,灵魂便开始向眼中心上升。是心智和身体的扰动将灵魂保持在下面。就像牛奶被搅动时奶油不浮上来一样。(《灵性珍宝147

 









持名(习穆兰)是一场与心智的恒常不断的战斗


如果你与心智战斗,慢慢地、慢慢地,你便可能成功


(静坐)首先养成令身体静止不动的习惯,然后养成令心智静止不动的习惯


心智的控制


超越心智和感官的关键在于……


就这样,心智会静止下来(感官 感官的对象)


感官的力量从何而来?(注意力 心智 瑜伽)


我们在世间的目标 (心智 控制心智 注意力 专注)


打坐(习穆兰)时看光的窍诀(光的颜色 心智 持名)


在任何时刻,心智都应该保持宁静与平和 (心智平静 心智静止 持名)


使心智静止和集中需要时间(注意力 专注 入内 爱  业 眼中心)


回撤的情形(LH 心智 复念 S名 眼中心 注意力 光 音)


明SJ言:打坐时想起往事是心智在欺骗你


明SJ言:弟子给上S的最大服务(光明体 信心 心智 财富)


明SJ言:克服心智的习惯是需要时间的(进步 品行 坚持 耐心 光 持名)


M师教言:Sant Mat 没有教导我们离弃(这个)世界,而是(教导我们)要超越它(心智 业 入内)


M师教言:在打坐时,如果无法观想上S的形象(注意力 专注 持名 心智 爱 依恋)


M师教言:人是W大的,但是……(LH SD 注意力 心智 感官)


M师教言:观想、持名,只是为了保持注意力、专注(S师 形象 心智 复念 五个圣名 眼中心 光)


明师教言:持名导致心智得定力,而观想将……(形体 形象 注意力 LH 眼中心)


明师教言:仅听见内在声音是不够的(心智 合一 爱 复念 圣名 上师)


明师教言:当修习观想时,在试着去想象上师(的形象)时我们是否需要做出努力?(迪样 注意力 心智 持名)


明师教言:LX旅程分为两个部分(心智 专注 注意力 眼中心 LH 注意力之流 音流)


明师教言:关于“在开始持名(习穆兰)之前,坐下来观想几分钟”(心智 师父 打坐 气氛)


明师教言:圣人们是不会把印启弟子交给卡尔的,但是……(眼中心 感官 情欲 心智 苦难 净化 解脱)


明师教言:为什么“基督说:我现在离开你们,对你们是有利的”(观想 爱 虔诚 上师的形像 夏白德 纳姆 光音 天父 心智 圣灵)


明师教言:控制心智(mind)并非易事,需要多年耐心的努力(定力 灵流 回撤 眼中心 迪样 光明体)


明师教言:观想(迪样)在禅修中是重要的,它应与持名一起做(眼中心 注意力 心智 上师)


明师教言:面对饮食方面的戒律,心智的狡猾方法和特性


明师教言:有各种令心智静止不动及将注意力之流收集于眼中心的方法,最简单和最容易的,却是…(圣人 复念 回撤)


明师教言:(上师的色身)“达善”的效果(业 心智 爱 虔诚)


明师教言:无论如何,与心智的战斗都应继续下去(失败 认输 Sant Mat)


明师教言:持名的目的和观想(迪样)的目的(注意力 眼中心 意识 心智 圣人 天父 上师 回撤)


明师教言:你无法用知性的推理征服心智(持名 注意力 眼中心 LH之流 夏白德 纳姆)


明师教言:持名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成回撤的方法(注意力 专注 LH 心智 五个圣名 夏白德 灵境)


明师教言:持名是唯一使你能将意识撤回眼中心的方法(定力 喜悦 爱 虔诚 心智 感官 意识)


明师教言:当一位有爱心的虔诚者逝世时(上师 LH 身体 心智 感官 LX)


明师教言:就LX而言,人体可被分为两部分(LH 心智 灵境)


明师教言:持名的时间越多,对心智的效果就越大


明师教言:当你开始禅修时,先跟心智约(个)定(巴赞 打坐 灵性宝藏 内在喜悦)


明师教言:身体的缺陷无碍于LX的进步(灵境 心智 LH 眼中心 肉体 专注)


明师教言:通过持名将注意力回撤至眼中心是一辈子的奋斗(心智 专注 意识 声音)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明师教言:梵天给心智的特殊命令(LH 夏白德 境域 垂库提)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明师教言: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物质 心智 爱 LH 圣人 完美真师 虔诚 幻觉)


明师教言:真正的尼勒和真正的夏白德(八瓣莲花 迪样 观想 心智 LH 光明体 灵境 超梵天 境域)


Sant Mat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的教导汇总



公众号收官之19 实修原理篇:从两个故事谈Sant Mat的印启


公众号收官之18 实修原理篇:Sant Mat的第一阶段修法 素描


公众号收官之17 实修原理篇:九扇门 与 众所周知却又隐秘的第十扇门


公众号收官之16:观世音菩萨不是单指某个人——纪念观世音菩萨诞辰!


公众号收官之15:实修系统之others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下)


推荐几本书籍:图解藏密、图解佛经等(持续更新中)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下)


公众号收官之答疑篇:关于内在境域、天(界)和如来藏 兼答无云晴空师兄之“如何划分境域力量?”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中)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2:人分南北,了义法岂分南北?


公众号收官之11:内地藏密实修之总说篇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下)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中)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上)

公众号收官之9:从“吕祖参黄龙”谈道家见地


公众号收官之8  道家始于“长生不老”,囿于“长生不老”

公众号收官之7:胡侃Sant Mat的前行思想


公众号收官之6  实修南传佛教今生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以“滑溜溜的心意个案”为例谈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法(禅宗、藏传为主)的差别

公众号收官之5  “坐上”与“坐下”谈开去(座上与座下):“坐上”“坐下”与(自)相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持物…

公众号收官之4  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真正“了义法”长什么样子了


公众号收官之3 关于Sant Mat的印启、传承及相关的不共教导

公众号收官之2 因为专注于高等境域的提升,导致Sant Mat的前行修法实在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公众号收官之1序章:我们永远只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到这里,就到这里了!”——公众号更新之收官季


请假条(2023年1月7日~2023年2月5日)暨新年祝福


请假条(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15日)附:上帝给好人最棒的奖励


请假条(端午节停更)附:“土耳其圣人:苏菲的神圣舞蹈”


新年祝福:你生而有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