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大智慧:空手把锄头
佛禅大智慧:空手把锄头
编者按:转载此文谨供参考,文中观点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空手把锄头
〔梁〕傅翕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译文】
我空着手,手里却拿着一把锄头,
我步行着,身体却骑着一头水牛。
当我从桥上走过,我惊奇地发现,
静止的桥在流动,水却静止不流!
【禅意】
有人说,中国禅宗智慧的精彩绝伦之处,就是超越逻辑,打破思维的惯性。这首诗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
这首偈子看起来非常玄妙,首先让人感到的就是很颠倒、很荒谬、很不合逻辑。“空手”怎么“把锄头”?“步行”又怎么“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时,怎么会“桥流水不流”?
在这首偈子中,作者有意地将空着的手与握着锄头的手,步行的人与骑牛的人,静止的桥在流动、流动的水在静止这些与事情的表面现象相矛盾的事物并列呈现,将人的思维逼到了无法分辨的绝境。也正是当你进入了如此绝境,才能粉碎头脑中一切有分辨的想法与观念。
从古至今,对这首诗的解释不计其数。诸如:
有人说:手里把着锄头心里不执着锄头,骑着水牛不作骑着水牛想,烦恼天天有,不想自然无。诗人把锄头和水牛比作烦恼,放下了烦恼就轻松无比。手拿锄头却说无,骑着水牛却步行,把一切看空,这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用短浅的眼光看, 是水流桥不流。若站在一个无限长远的座标上来看,水天天在流,没有什么变化,倒是桥换了一座又一座。并且桥流也罢,水流也罢,都是幻相。实际上,桥也没流,水也没流,是你的心在流。不流的是真理,流动的是妄想。
有人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人从桥上过,是说我们的肉身如同一座桥,是无常变迁的。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就是“桥”在流转变化嘛。“水”代表我们的佛性,它是亘古常存,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的。这是一首吟颂主人公的偈子,它的目的是让我们明心见性。
有人说:“空手把锄头”是说手上抓住锄头时,你的心不要被锄头占有了,依然要自由自在,好像没有锄头一样。如同你有一栋房子、一辆车子,不要以为它们永远是你的,它们只是暂时属于你。因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是身外之物。“步行骑水牛”是说骑着水牛时, 不要执着于非得有水牛让你骑不可,有牛可骑当然好,没水牛骑就步行也很洒脱。“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些人行色匆匆,东奔西走, 跑来跑去,人是一天天老了,流水一类的环境却一直未变。
有人说:水喻自性,自性如如不动。在自性之“水”中映现的桥之幻像反而等同于虚空的花,幻生幻灭,毫无实性,所以是桥流水不流。
有人说:这首诗充分地诠释了佛教的中道思想,教导我们如何在对立中求和谐,在矛盾中求统一。用平等、包容的心来对待世界,对待万事万物,化解各方面的矛盾。
每一种解释都有其道理。但实际的情况是,任何解释,都是费力, 都是多余。而当你与傅大士把臂同行时,你立刻就会心有灵犀会心一笑了。
中止你的惯性思维,从逻辑的路径上一转身,一回头,禅与悟,就在那里等着你了。
有人问首山省念禅师:“什么是佛?”首山回答:“新妇骑驴阿家牵。”(阿家的家字,念姑音,是婆婆的意思)也许,当你参透了这句禅语时,你离傅大士就不再遥远了。
本文摘录自《佛禅大智慧:禅诗名篇一百首》 作者:吴言生 辛鹏宇
* ❈ *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