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美洲的基督教饮食(一)
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
欧洲和美洲的基督教饮食 (一)
✔ 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 基督教饮食哲学的建立,100—400年
“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救。’根据基督教四福音书中的三个福音书,拿撒勒的耶稣在与门徒们一起吃最后的晚餐时做出了这些举动,随后就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时间大约在公元33年。
时间从前一章往前倒退1500年,我们来探讨一下饮食大家族里第三种同时受普世宗教和国家影响的饮食传统范本——基督教饮食。我会先简单勾勒一下早期基督教饮食哲学的发展情况,随后会集中探讨1650年之前扩张范围最广的两个基督教饮食分支:一个是拜占庭饮食,也就是东正教饮食;另一个是天主教饮食,我也称之为西方教会饮食,先说欧洲,接着再说说它在16、17世纪时的扩张。至于其他的基督教分支,如埃及的科普特教派、亚美尼亚突厥人、叙利亚聂斯托里派(即景教,在450—1000年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印度基督徒,以及12世纪法国南部的卡特里派,由于他们的饮食缺乏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对全球饮食史影响较小,因此暂且按下不表。
伴随着公元前10世纪大卫与所罗门王国的瓦解,犹太人在接下来的10个世纪里在不同帝国统治之下敬拜自己的神,从巴比伦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以及最后的罗马帝国。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了第二圣殿,从此犹太人就再也不能举行逾越节献祭 了。此前,他们一直用羔羊作为祭品,以此纪念出埃及,当时摩西诅咒埃及人会失去他们的长子,而犹太人则在自家的门柱上涂抹羔羊的鲜血躲过诅咒。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巴勒斯坦的犹太饮食在很多方面都和罗马帝国的饮食非常相似(不过巴比伦的犹太饮食就不太一样了),例如分切好的圆面包(图2.6)、鱼露、烹饪用语以及用餐礼仪。吃逾越节餐时,出席的人要先洗净右手,祈祷,从公杯里取葡萄酒,然后祝福上帝,接着掰开面包。
图2.6
尽管如此,犹太饮食依然有自己的特色。《律法书》中详细规定了屠宰的方法、什么不能吃(包括血和猪肉)、如何烹饪、哪些食物适合用来纪念逾越节,以及如何将安息日列为休息日等。由于犹太人拒绝向皇帝献祭,他们成了罗马当局的眼中钉,因为虽然罗马对不同种族和地方宗教大体上持宽容态度,但他们还是希望所有人都要参与到这种表达帝国成员身份的方式中来。
公元100年前后,当盖伦忙着给那些有钱的病人提供饮食建议,塞内加还在写文章探讨斯多葛学派的美德和饮食时,若干个基督教小团体已经开始聚集在一起吃简朴的饮食餐点。越来越多曾经信仰罗马帝国献祭宗教的人开始改信基督教,其中有许多是工匠或商人,他们事业有 成,经济上有保障,但又不是社会精英。在罗马、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和安提阿、突尼斯的迦太基,他们与非基督徒比邻而居,住同样曲折的街道,上同样的市集。
要建立一种有别于犹太或罗马的饮食,同时不能太特立独行、难以下咽,又不能太不好准备以至于吓退潜在的信众,怎么也得花上几百年的时间。曾记否,当古典时代晚期正酝酿信仰的改变时,许多其他的新生宗教也都致力于创造自己的饮食。波斯先知摩尼(216—276年)领导的摩尼教,从基督教和佛教中吸收了许多元素,吸引了从北非到中国的大批改信者。他的追随者中被称为选民的那部分中坚分子只吃有香味的水果和各种色彩鲜艳的蔬菜,他们忌肉和酒,不吃煮过的食物(同时忌性),因为摩尼认为食物和肉体是黑暗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会困住太阳和月亮洒落在大地上的神圣之光。摩尼教徒与基督徒的对抗一直持续到6世纪末,和穆斯林的竞争则一直持续到10世纪晚期,不过在更遥远的东方,这支宗教又多兴盛了数百年之久。
1世纪,以弗所、科林斯和罗马城里新皈依的基督徒向大数的扫罗提出了有关饮食的问题。扫罗本是犹太人,但在改信基督教之后对犹太人的风俗,包括饮食习俗渐生敌意,他坚称食物不是基督教的重点。通过吃“面包/圣体”、喝“葡萄酒/圣血”来理解耶稣受难的意义就已经足够了。基督徒既无需遵从犹太人的饮食风俗,也不用庆祝他们的宗教节日。另一方面,他们不应该吃献祭给罗马帝国诸神的肉,也不应参加兄弟会酒宴、葬礼以及国家祭典后举行的祭宴。
于是,一场庆祝性的简朴聚餐——由面包和葡萄酒组成的圣餐,成为基督教的核心仪式(图5.1)。用餐之后,参加者点起灯,忏悔自己的罪,并将面粉、葡萄、羔羊油、面包和葡萄酒等作为礼物献上祭坛。传道人和其他主祭者会掰开面包,祝圣面包与葡萄酒,接着受洗的人唱一首感谢的圣诗,然后接过面包和葡萄酒。
图5.1
图5.1 此图出自罗马一处地下墓穴,画中一家人正在吃一条鱼(耶稣基督的象征),分享酒杯中盛装的葡萄酒,和平女神伊瑞涅和爱神爱加倍正照看着他们。
面包作为人们的日常主食,此处被当成一种隐喻,用来解释基督教的信仰。基督徒在基督圣体内合二为一,就好像小麦在烹饪过程中融入了面包。对于饥饿的人来说,基督就是面包。基督消化了基督徒,将他们在自己的身体中结合在一起。4世纪奥古斯丁在一次后来常被引用的布道中解释,灵性的成长过程就像烹饪,他这里所使用的象征手法在佛教和伊斯兰教中也能找到。“驱魔就如同将你‘碾磨成粉’,受洗就是让你‘发酵’而接纳圣灵之火,也就意味着你被‘烤熟’了。”
犹太律法禁止饮血,因而通过葡萄酒的形式象征性地饮用基督(上帝的羔羊)的鲜血。在基督徒的土地上,屠宰动物后留下的血不能丢 掉,但是可以拿来给酱汁增稠和做香肠。犹太人也禁止吃猪肉,但是在亚历山大的克雷芒看来,“那些得劳动身体的人”——大概指的是运动员或劳动者——是可以允许吃猪肉的,但“那些致力于灵魂成长的人”则应该避免吃猪肉(这与克雷芒同时代的犹太神学家斐洛对犹太人禁食猪肉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扫罗和基督教的早期教父接纳并重新诠释了犹太教的饮食宇宙观。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标志着从蔬果饮食向肉类饮食的转变。虽然此前上帝曾同意亚伯拉罕用羔羊代替自己的儿子以撒来献祭,但这时他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十字架。
在汲取了罗马人和犹太人的饮食理念之后,基督教教父又把目光转向了共和派或斯多葛学派的饮食哲学,坚持吃体面的食物,保持自然的胃口,不喜欢会导致人贪吃的开胃菜、甜点和酱汁。2世纪末以前一直担任亚历山大城主教的克雷芒,在谈论基督徒仪态的《导师基督》一书中总主张,必须对口腹之欲和腹部以下性器官的欲望加以控制。基督徒应避免接触高级饮食(虽然大多数基督徒本身也吃不起),应该吃一些简单经济的食物,像“根茎、橄榄、各种绿色蔬菜、牛奶、乳酪、水果以及各种煮熟的蔬菜,但是不能加酱汁。另外,如果有必要吃肉,也要吃煮过或烤过的”。他们不应喝太多饮料,因为食物还来不及消化就会被饮料冲走,最重要的是,基督徒要避免喝会引发欲望的葡萄酒。为了避免成为“快感的俘虏”,基督徒应当避免吃那些刺激人食欲的“甜酱汁”和“各种新甜食”,也要规避许多“糟糕的油酥点心、蜂蜜蛋糕和甜点”,以及那些导致人不饿也想吃东西的开胃菜。基督徒吃东西时应当充分咀嚼,促进消化,最大程度上减少粪便的形成,因为粪便这种东西总让人联想到人是肉体凡胎,当粪便在性器官周围累积时,就会刺激人的欲望。
斋戒也渐渐变得越发严格。早期的基督徒按照犹太习俗,大概在每个星期三和星期五进行斋戒。基督教的早期教父则赋予斋戒以更重要的意义。斋戒能“清空灵魂,使之与肉体一同洁净轻盈,以接受神圣的真理……(而过量的食物)则会将人的智性拖入麻木的境地”,亚历山大城的克雷芒如是说。一场苦修运动在埃及和拜占庭东部兴起,它的拥护者担心酒肉会刺激人的欲望,于是撤退到沙漠地带,在那里尝试吃生食,践行极端的自我否定和克制,以此来控制性欲。
4世纪由院长主持的修道院开始出现,在那里过度斋戒受到控制。作为修道院生活规矩的一部分,当时几位最重要的基督教领袖制定出了高度相似的饮食规矩,执笔者中有埃及一家重要修道院的创始人帕科缪(他的著述由圣杰罗姆翻译成拉丁文,后者也是《圣经》的译者)、凯撒利亚的圣巴西勒、圣奥古斯丁,以及最具影响力的6世纪的圣本笃。
所有这些清规都规定,修道士一天只能吃一到两餐由面包、蔬菜和一点葡萄酒或浓啤酒组成的食物,因为没有什么比贪食“更与基督徒的本意相违背了”。每逢星期三、星期五、四旬斋和圣灵降临日,修道士一天只能吃一餐。许多修道院都厉行干食——只吃面包、盐和水,可能会有点蔬菜。帕科缪禁了鱼露,圣杰罗姆也依样画葫芦,原因可能是鱼露是鱼从湿冷化为干熟的产物,因此容易引起欲望。贪食,即控制不了的食欲,成了致命的七宗罪之一。
约公元300年基督教饮食已经初具雏形,以面包和葡萄酒的共餐(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象征意义的)取代了异教徒的祭宴。葡萄酒和面包在英语中叫作圣体圣血、圣餐或弥撒。面包、葡萄酒、油、鱼肉、羔羊肉和猪肉是基督徒的标志性食物。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要进行斋 戒,也就是说不吃肉、蛋、黄油和动物脂肪。非基督徒谣传,他们的聚餐可能还包括吃人肉、喝人血。基督徒依然只占罗马帝国人口的约10%,不仅常常受到暴民的骚扰,还容易遭受即刻处决的惩罚。要不是因为在罗马帝国东部取得了合法地位,基督教饮食哲学在全球范围内恐怕会一直这么无足轻重。
本文摘录自《美食与文明: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作者:(美)蕾切尔·劳丹 翻译:杨宁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2——莱奥尼德(Leonid)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1—— 圣山 ▎俄罗斯的隐士 ▎第一位灵性导师 ▎小隐修团 ▎圣母进堂小修道院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6)关于 “顺服”|“虚荣心”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5) 关于 “禁食”“贫穷”
* ❈ *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