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故事:依喜措嘉解脱一位伙伴 ▍没有芥菜子交给佛陀 ▍巴楚的前世 ▍大筵席 ▍西藏的茶道 ▍瑜伽士遇见雪人…

2025-08-17

耶喜措嘉也譯:依喜措嘉)唐卡 清中期 絹本設色33×26cm 裴曉軍先生藏品

 

耶喜措嘉是莲花生大师的首席弟子。莲花生大师在西藏所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耶喜措嘉。在莲花生大师离开雪域高原之后,他的工作就全部由她继承。她撰写了他的传记,让他得以在藏族人心中永垂不朽,同时还推动了很多传译工作及建筑项目。她还记录下了很多当时的藏族人所不理解的深奥理论,并将它们掩藏在秘密的地方,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为后世所发掘。其余的她则埋藏在了弟子的潜意识之中,等待他们在转世时回忆出来。

 

在莲花生大师初抵西藏时,耶喜措嘉还是藏王赤松德赞的王妃。据传说,措嘉美貌惊人,莲花生大师抵达西藏以后,与耶喜措嘉双双一见钟情,藏王同意她离开宫廷,伴随莲花生大师云游说法。在莲花生大师在西藏期间,两人一直形影不离。在他离去之际,他建议她前往尼泊尔去买下一个与她有前世因缘的白人奴隶,协助她修大乐双运。耶喜措嘉听从了他的建议,与这个白奴闭关修炼,最终获得证悟。


 


藏传佛教故事:依喜措嘉解脱一位伙伴 ▍没有芥菜子交给佛陀 ▍巴楚的前世 ▍大筵席 ▍西藏的茶道 ▍瑜伽士遇见雪人 ▍奇获美女和卦书

 

依喜措嘉解脱一位伙伴

 

有一次,依喜措嘉到加德满都山谷的布达那佛塔朝圣。她在严的神龛前供养一把金粉祈求引导和示:生的苦难无穷尽,我缺乏解脱他们所需的力量。如何令生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呢?

 

耀眼的光从巨塔的金顶上四射,她敬爱的上师莲花生大师乘着阳光出现在光芒中。他宣称:“法女,今天在喧扰的市场内,你将获得你所需要的命定伙伴,那是实现证悟之道的某些阶段所需,并且经由觉知以增加你的力量。立刻和他回雪域去,我会在那儿进一步教导你密续秘要。”

 

依喜措嘉走到加德满都,进到市场,让她的内在上师——她自己的直觉引导她。在这所有的奇珍异宝中,她所找寻的无误目标会在哪儿呢?

 

她没有发现任何重要之物,在帕塔波的南门附近,一位仅缠着腰布的十来少年走向她,英姿焕发,胸部中央饰有一颗闪亮的红痣,而且手指带,这些神秘的特征,空行母化身的她立刻认出他便是她的伙伴了。

 

年轻人趋前问她:“法女,您从哪来?您是来释放我的吗?

 

“可爱的男孩,预言中的伙伴,”依喜措嘉说:“你叫什名字?你的故乡在哪?你在这轮回的忙碌市场内做什?我要求你做盟友一齐莲师服务。

 

他告她名字叫圣沙烈,小时被人从印度双亲处诱拐被带到尼泊尔,卖奴隶,已在帕塔波过了七年仆役生活。

 

依喜措嘉陪同圣沙烈走到他主人的房子,在那儿与他分手。她留在门阶上吟祈请文并唱着开悟与神秘经验的歌。

 

最后主人出现了,他要求知道她的身分和意图。措嘉告诉他,莲花生大师派她来赎回圣沙烈。

 

商人回絶了。他解释沙烈已经像他的儿子一样,更且,他花费很多金子才买到圣沙烈。他建议如果措嘉愿意,她可以和圣沙烈一起留在他家

 

措嘉被邀请进去,女主人听到她的故事,深表同情地说:“你从那远的地方来,虔诚地遵循上师的命令。这样吧!付我们五百枚金币,你就可以带他走,五百枚金币是我们买他时所付的价钱,虽然他现在可以值更多。你是一位成熟可敬的妇人,你会和他结婚吗?或收他当仆人?

 

“我将令他得到解脱。”措嘉声称。

 

措嘉已将她所有的财物供养布达那神龛了,因此,她必须去寻找好运,虽然她不知道她能在哪儿找到。

 

在市场中,她听说有个富商的儿子在边役战争中死了,尸体停放在父母家中。

 

措嘉对上师不断地引导致谢,然后去找那户丧家。

 

见到那哀伤的父母,措嘉的内心充满悲悯。她以歌曲唱着她寻求圣沙烈的理由。“二个真正的英雄在世间是罕有的”措嘉唱着:“二位真正的精神伙伴也是同样地稀有。”

 

在她面前织垫上停放着二十岁年轻战士的尸体。他父母告诉措嘉:“你是一位吟唱瑜女,一位密乘行者,如果你能令我们的爱子复活,我们甚至可以你赎回一位王子……但人有可能死而复生吗?”

 

措嘉点头默许。她再次感谢满愿宝——有了莲师的教导和指引,一个人还有什需求呢?

 

然后她唱道:

 

顶礼不朽上师莲花生,

无死实相完美化现者。

生命根源乃本净无生之佛性

产生无形相之万象

空性与力量不可分离,

善与恶行必生各别之业报。

我乃无分别密乘之上师,

生死于我无些微之恐

故能解除一切苦难

愿所有加持遍满十方!

 

措嘉以她的右手食指点向尸体的心脏,俯过身将一点点她自己的唾液直接吐进死者的嘴巴。她在死者身边念了一个咒,并用手抚摸他被刺杀的深长伤口。他眨眨眼睛睁开了双眼,然后站起来。

 

那复活战士的父母以及全家仆人都向措嘉礼拜,极度地欢喜与感恩。“这是佛陀的恩赐。”她告诉他们:“你们向佛陀和莲花生大师致吧。没有承的加持力,一个人是无法做什的。”然后,她谦虚感激地做了一个供。

 

富商交给措嘉一袋金。用一千枚金币把圣沙烈赎回后,措嘉如预言那般因他的恩惠而获得利益。她带他回西藏,回到莲花生上师那。在接受莲师的个别指导后,这两位行者在雪线附近的山洞内修习瑜伽和禅定几个月,终于获得大乐、大悟。

 

空行之后依喜措嘉活到一百零六,是莲花生大师的精神法嗣,她教导并度化无数弟子。在莲师咐下,措嘉将他的许多教法岩藏起来给后代的人;这些是后来被宝藏大师发掘出来叫做“伏藏terma)”的岩藏宝藏,而这些宝藏大师都是莲师原来弟子的转世。

 

本则故事讲述了依喜措嘉使其伙伴圣沙烈解脱,

两者获得大乐、悟的经过。

 

文殊菩薩 紙畫  四川大學博物館藏

 

没有芥菜子交给佛陀

 

在佛陀的时代,约早耶稣基督五百年,有个伤心欲絶的母亲来见佛陀。她正自己幼婴之死而哀嚎悲恸,孩子的尸体犹抱在手上。所有慈悲的比丘都她祈祷,她要求谒见佛陀本人,这位著名的能创造奇迹的尊者。

 

慈悲的佛陀接见了她,并以平静微笑的双眼凝视婴儿的尸体。佛陀不可言喻的亲切与温馨立刻围绕着她,因哀莫大于失去自己的孩子。

 

妇人对佛陀说:“至尊,我的儿子死了,我伤心欲絶,您能让他复活回到我身边吗?他是我们全家的光明,我们等了许多年才生了他,现在他却被突然的不治之病夺走。您无所不知,超生越死,请您让他睁开小眼复活吧!这快就从我们身边夺走这小孩太不公平了!”她哀伤地恳求佛陀。

 

佛陀并未立刻答复,看着幼童,他轻轻地触摸幼儿冰冷的眉毛,然后说:“善女人,到城的每一户人家,去向每一户未曾有亲人死亡的家庭讨一粒芥菜子,当你收集好这些芥菜子后,带来见我,我们再看看能怎做。

 

妇人太高兴了,她向佛陀顶礼并恭敬地触佛的双脚。佛陀以手置她头上做加持。然后她手抱婴儿的尸体离开了。

 

整日,她挨家挨户去没死过亲人的家庭讨芥菜子。然而,当她对每户人家述说她伤心的故事时,她竟无法找到一户家族是没有亲人去世过的。

 

她不气馁地续寻找,希望找到那些神奇的芥菜子,并经由佛陀深不可测的加持让她的儿子复生。

 

日渐西薄,她甚至一粒芥菜子都找不到……因死亡是无所不在的。虽然不论有没有亲人死过,大家都很乐意给她芥菜子。但是妇人坚持唯有家不曾失去亲人的人家给的芥菜子才有用。

 

到黄昏她仍然无法觅得任何一粒芥菜子以慰她整日辛劳,但是在她烦忧的心逐渐了解到一件事。“这不是所有生必经之路吗?”她自忖:“万物有生必有死,这是生命的基本事实,是佛法的真理,是佛陀曾教过我的。”于是她对着佛陀住处的方向恭敬地顶礼。

 

日暮之时,那孩仍在怀中,她回到佛陀暂时的居留处所,虽然妇人一粒芥菜子也没有,但她并非空手而回。她内心带着如燃烧发亮的火炬般的了悟回来。当她一步一拜地走向佛陀,把死去的儿子放在佛陀面前,她说:“慈悲的正觉者,我现在知道人死不能复生。您要我去向那些从不曾有亲人死过的家庭讨芥菜子,而我一户人家也找不到。现在我了解了,真理之光已唤醒我了。”

 

“请将这个可怜的小孩火化,并请替他祈祷。您已给了我如生命一样伟大的礼物。我相信您的祈祷定能使这小生命的心识之流投生到更好的地方,终究得到解脱与开悟。”

 

全知全能的佛陀微笑应允了。

 

本则故事讲述了一位失去儿子的妇人在佛陀的示下获得解脱的经 过,

它也吿诉了人们一个道理:

万物有生必有死。


普賢菩薩 紙畫  四川大學博物館藏

 

巴楚的前世

 

在实修的传承里,理论不似精神上的实修那么重要,精进修行比智力来得重要,实际禅修较仅是听闻学习更受重视。巴楚(也译巴珠”)仁波切,是最博学的证悟贤士之一;然而,他纯朴的生活方式、直言无隐、简单、幽默以及予人温暖的感觉,更是受到后人的爱。

 

有一次,巴楚(也译巴珠”)在竹庆寺附近的下威德洞禅修,在上洞住着一位从嘎摩绒来且头脑简单的修行者;几乎不识字,也同样努力地在独自闭关禅修。

 

一天,巴楚戏谑地剌激他说:“如果一个人在这种地方修行,远离所有扰乱,内在的明觉,自然会变得清晰,那时就容易观见本尊,得宿命通等等……您是否有如此的觉受呢?”

 

“从来不曾!”那位天真的隐士回答:“您呢?”

 

“事实上,”巴楚沉思道:“我有时会回忆起我过去的一百世。”

 

“告诉我您以前的经验,”那位隐士请求:“相信它将有助于我的禅定修行。”

 

“有一世,我是印度的一个妓女,同一个村里住着一个了不起的外道,叫克利斯那恰雅,”巴楚说:“因为虔诚所感,我供养他一个纯金手镯。从此之后我不再生为愚人,并且有福报成为一位班智达。”

 

“很不幸地,我没有任何金子可以供养您,”那位隐士说,显然他看来并不那么笨。“而且,我只愿能达到证悟,而不是学习。”

 

“而且我也不是像克利斯那恰雅那样的贤者。”巴纵声大笑地说:“太糟了!”

 

巴楚和隐士的谈话中显示了一个道理:

向别人学习对修者来说幷不是最重要的,

要下定恒心磨炼自己才能有更深的精进。

 

彌勒菩薩 紙畫  四川大學博物館藏

 

大筵席

 

(也译巴珠”)仁波切和他的弟子隆多丹碧尼玛,在垛玉地方一个荒凉山区的关房修观,偶而,其它的弟子也会来加入他们的禅修。

 

听到他那位多变的上师——钦哲依喜多杰就在邻村,于是告诉隆多:“我们过去散散步吧!”

 

很快地他们来到一大片平原。在平原远方靠近一个大湖泊旁,他们窥见搭着白帐篷的营区和在附近吃草的无数羊只。在那儿,钦哲依喜多杰由第二世多珠千陪伴着,如往年般赶着羊群正要向达切多地方前进。面对着他们的方向,巴举起双手合掌致敬。

 

抵达帐篷时,一个侍者带他们直接去见钦哲依喜多杰;他们发现一幅生动的景象:钦哲坐着,身穿白色羊皮衣,他的猎枪放在身边,猎狗则躺在他脚边,旁边是多珠千二世仁波切,他也是身穿白色衣服。

 

钦哲用一把巨大的猎刀,边割边吃着大块大块的肉。他很高兴看到巴,于是邀请客人坐在一块华丽的手织地毯上。他召唤侍者,令他立刻宰杀一头羊款待客人。

 

素以反对暴力闻名。他从不伤害生命,即使是最微细的小昆虫。而且,他全力反对游牧族人杀牲畜来宴请佛教僧侣,他禁止别人为他的来访而杀生。不像大部分的藏族人,巴是一个素食者。

 

侍者照吩咐做了。回来时,他供养巴一块上好的肉,巴欢喜地接受了。但是隆多悲悯那头被宰杀的羊,只好强迫自己,以免触怒他们高贵的主人。

 

钦哲知悉隆多的心念,抛了一块肉到他腿上。“拿去,这个给你!”他命令着。巴安静地继续吃。

 

餐后,巴请求名为“大乐之后”的钦心髓空行母灌顶。钦哲说:“这些教法我一直保持秘密,但现在是时候了;今天,我就把它们传给你,你将活到八十岁并利益所有你遇到的人,甚至仅听闻你的名字,就能免于堕入三恶道。”

 

最后巴和隆多告辞离开。从山隘回头望,他们看见广大开阔的草原上有个白点,就是那一大群羊。

 

仁波切说:“那两位——钦哲和多珠千是祖古。如果你有纯净的正观,就能看见他们是吉美林巴和他弟子第一世多珠千仁波切的真正转世。

 

“我教你这么久的法,但我不能保证你死时能往生莲花生大士铜色山的净土。然而所有那些羊无一例外,经由那两位证悟圣人不可思议的加持,它们命终时都能直接投生铜色山。若我们能生在那群羊中,那么不也是幸运的吗?”

 

那些不崇拜偶像的密乘上师,其狂野行为由此可得到阐释。

 

多钦哲杀羊款待巴楚,就是这位杀生的大师令从不伤害生物的巴楚领 悟到修行的更高境界,可见,有时人坚持自己的道理未就是完全正确的,善于向别人学习,才使自己的艺业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

 

除音障度母 紙畫  四川大學博物館藏

 

西藏的茶道

 

(也译巴珠”)仁波切,在有名的摩尼石墙附近营,这墙始建于他的前世巴给祖古Palgye Tulku),而由他亲自完成。那是个严冬的清晨,一个穿着山拨鼠皮破旧外套的小女孩,走进了他的帐篷。

 

问她:气候如此酷寒,为什么她还要这么早出来?小女孩冷透了骨似地回答说她出来找她家的雌牦牛。

 

这个亲切的老贤者告诉她:“过来喝些热茶和粥吧。”

 

藏族游牧部落通常将他们的木茶碗带在衣袍的褶层里。当巴的侍者梭切去倒茶时,才发现小女孩没有带她的杯子。巴立刻从面前桌上拿起他自己的碗,盛满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炒青稞粉,递给那女孩。

 

那害羞的女孩迟疑着,巴的侍者也很惊讶,因为一个普通人,竟然用大喇嘛的碗喝茶,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由于大师的鼓励,女孩终于把碗放在唇边喝了起来,同时本能地将她捧着茶碗的双手,在磨得发亮的温暖木杯上取暖。

 

仁波切很高兴看到小孩放轻松了。喝过热食和茶后,女孩用她肮脏的鼠皮外套的毛仔细地擦拭碗。然后,她很恭敬地伸出两只小手,把碗交回给巴

 

“孩子,也许我的杯子太脏了,所以你才想要擦它!”巴逗着她说。接着也没有再洗杯子,他就给自己倒了一些茶。他派弟子梭切帮忙找她家遗失的牛。“记得让她的手保持温暖。”巴吩咐。

 

巴楚把自己的木茶碗让一个平常的女孩去用,

他的伟大不正是用他对常人的善和仁慈所成就的吗?


 雙身金剛薩埵擦擦 明代


瑜伽士遇见雪人

 

喜马拉雅山的雪人,或叫耶弟Yeti),与DL喇嘛同是喜马拉雅高山最出名的居民传说中的雪人,一直到一九五八年仍是尼泊尔受保护的动物。一顶声称是雪人的头皮,展示在圣母峰脚下一座名唐波奇巴查Tangboche Bazaar)的寺庙;巨大脚印的照片,以及半隐藏在雪花漩涡中的壮大身的照片,都可作证据。与这个主题相关,而且流传相当普遍的另一则难以置信的故事是传中的“大脚”,美洲的著称之“大足”Sasquatch)而最近有关于雪人踪迹的报导则是来自那位伟大的登山家莱因豪特·莫斯勒(Rheinholdt Mess--ner)

 

莲花沟Pema ko)位于西藏南部,前一世宁玛承的敦珠仁波切生于此处。这地方被认是世间的神秘乐园,就像中原的“五台山”一样,一般人是无法进那个乐园的,但是证量高的瑜加及大师们有时候是可以将自己送入该处。据即使是住在那儿的动物们,死后也都会在彩虹及其他特殊的征兆中消失得不留下任何一点痕迹,而直接被送到受加持的佛土去。

 

从前有两位来自雪千寺修行很高的瑜伽士,他们前往东南部靠近阿萨姆边境的神圣禁地莲花沟。当这两个人来到这个圣地时,年长的瑜伽士已经心智成熟到可以领受该地最神秘有力之处——央桑。

 

当他准备要进入有名的央桑秘密地带时,他的朋友告诉他:“带些银子做准备吧,您可能用得着。”

 

那位年长的瑜伽士自己并不需要任何东西,但在年轻同伴的坚持下他终于接受了银子,然后他将它抛空中,作对三宝——佛、法、僧的供养。不带任何食物或个人物品,他穿越引向禁地的透明大门,摇着他的金刚铃和嘎嘎作响的颅器手鼓,他瞬间彩虹光的云雾包,然后再也不曾被看到。

 

剩下的那位瑜伽士继续前行。有一天,他因痛风发作变成跛子无法再走路,便在森林边缘一个舒适的地方安顿下来,在那儿他发现一些山羊,它们后来像宠物一般到处跟着他。他就留在那儿。

 

在山丘的另一边有一些废弃的小木屋。他每天都看见一个高大黝黑的人在木屋与河之间来回地走。此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生物。

 

有一星期,他没有看见那个奇怪的邻居每日例行地走动。因他对这神秘的人充满好奇而且身体也觉得好些,这个瑜伽士决定去那个人破旧的住处一探究竞。

 

一进去,那位瑜伽士吓了一大跳,因他突然和一个“密猓”migo即野人)面对着面(西藏人叫雪人“密猓”)。那多毛的巨兽手脚摊开横躺在地上,紧双眼,咧开尖牙,似乎对瑜伽士的闯入毫无知觉。它全身发热,很明显是病了。

 

雪人的一脚异常肿大且充满了脓,瑜伽士立刻发现那大脚感染的部位突屮一块尖锐的木头碎片,那是很容易就可以拔掉的。他想:“我知道它随时都可以跳起来吞掉我,但是我既然走了这远来,我还是该试着帮助这个可怜的家伙。

 

他轻轻地拔除那根长碎片时,雪人——清楚这个刺嘛正在帮助他——安安静静地躺着,就像病人打了麻醉剂躺在手术台上一般,仁慈的瑜伽士谨慎地清除了脓液,洗清伤处,并用自己的唾液当药膏,然后从他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布包扎那怪脚。

 

他蹑手蹑脚地离开雪人,回到那些他绑在森林中树上的山羊边。几天后,他看到雪人一跛一跛地走到水边,可能是去喝水,然后又慢慢地回到屋子去。最后那怪兽的步伐大有进步,走路已毫无难。很神奇地,就在同时,瑜伽士跛着脚的痛风也开始消退,他痛苦的步履开始恢复正常,直到他完全痊愈以后,再没见过雪人。

 

有一天,那凶猛的雪人突然像巨大的猩猩一般从树上跃下来,向瑜伽士扮鬼脸,然后又跳到树上走了。几天以后,同样的事又发生了,但这次雪人肩上扛着一死老虎。

 

它将这头雄伟的虎尸放在瑜伽士面前,仿佛象征着它的感恩,然后又疾速地进浓密的丛林中。

 

瑜伽士不愿意吃老虎肉,但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漂亮的兽皮剥下来。最后,当他回到雪千寺时,他将这张华的老虎皮供养给寺庙做密乘仪式之用。直到现在,那张虎皮还留在寺庙

 

本则故事讲述了两位瑜伽士到达神圣禁地莲花沟的奇特经历,

同时也说明了因果相报的道理。

 

長壽三尊擦擦 清代 


奇获美女和卦书


当年吐蕃国王的一支后裔迁来安多地区时,西藏扎、珠、东三大氏族之一扎氏部落也来安多定居。这个部族中,约于阿底峡尊者未到西藏以前,出了一位扎观禅师却吉多吉,在海心山修行,证得神通和先知。解手时,曾将法衣悬挂在太阳光芒上。他调伏附近的干慧派学者普观,使他得到教诫。有一次,扎观禅师坐禅尚未完结,太阳已经偏西,便以此缘起,制止太阳西行,因此得到“索捆太阳”的名气。

 

当时海边一个藏族部落的头人名叫盖科嘉,每年要向凶狠野的拉洛部落头目交纳男女孩童各十名作差徭。有一次,拉洛官人生了病,祈求扎观禅师医治而愈,便以此后不再向藏族头人征收人税作酬谢。藏族官人很高兴,了大量布施,尊喇嘛上师,并进行宣传,要全的人尊扎观禅师喇嘛上师,向远处的藏族部落各派一位僧人作施供处,这便出现了十三个扎底戛尔瓦(庵堂)。后官人患了致命的絶症,请求杜絶堕入恶途的灌顶,扎观禅师来看护,官人临终时,在海边煨起了隆重的桑祭,有些人看到海面出现了冰桥有些人看到官人的双足不沉于水等各种情景。由于向官人灌了顶和做了迁转,以此神通,官人得到往生。

 

后来上师由居住在大通河岸边的部落请去供养。一个苯教首领产生了嫉妒心理,要求斗法,由于不战胜这个苯教徒便显示不出佛教的神威,遂指示“挖一个象征天、地、人三者的三密形地窖。”当人们完成时,那个苯教徒被大通河水冲走,后来河水分向两边,中间现出三角形地方之处,搁着那位苯教徒的尸体。密形地窑所挖的那个三角形,现在仍保持原样,渡口被称温拉渡,修行的禅堂遗址也还存在。

 

大通河原来曾有十凶很的龙寄身于其中,吞食岸边的人畜,人们无法可施,悲号“这些人畜被水中怪物抓去杀害了!”对于这些孽龙,行施任何法,都不能制伏它们。扎观禅师便修缘起使它们爬出水边,予以降伏。在北路,魔鬼进了一具妊女的尸体,伤害赴藏的行人,他也当即予以消,据说魔头的头盖骨还是某戛尔瓦的供器之一。扎观禅师去西藏,住在桑耶寺,护法白哈尔施展神变法术,彼师从伏藏之中挖出了嘉布阿代的教诫,予以降伏。这些事迹在伏藏的师承传记有记载。据说禅师圆寂时,化彩虹在天空中消失,显示证得了虹光身。

 

这个家族中得成就者很多。他的后裔中曾出了一位叫做勒辛本玛的苯教得道者。有一天一场冰雹过后,他看见向东延伸的山岭之间,有一匹与不同的白马,正一跛一拐,举步艰难。他详细一看,只见马蹄缝中有一粒芥子,便把芥子取出,念诵了医治疮伤的密咒,这匹白马立刻驾云腾空飞去。当天夜晚,梦见这匹白马原来是阿尼玛卿山神的座骑,被一位有法力的防雹者的法物击中。“蒙您取出,至深感谢,明天请到西方一座犹如石佛塔的岩下来,会有奇遇。”次日在该处看到一位美女和苯教占卦彩线和卦等,遂与这位美女成家。一年后,生下一个肉泡,取出八个非常清秀的儿,美女立刻消失不见了。由于八个儿的母亲是在石岩下得到的,遂被称智擦捷,这位美女是阿尼玛卿山神的女儿,智擦们是阿尼玛卿山神的外甥,于是人们流传玛卿扎的姓来神种。

 

用占卦彩线和卦书占卦很灵验,蒙古王也曾请去占卜吉凶。据说占卜用的彩线系鹿毛所制。蒙古王的大臣伊古卓洛的女儿与大智擦结夫妻,生育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帽上装饰了红色盔缨,穿戴蒙族服装,因而被称红帽小儿子的后裔是金刚瑜伽出有能降霹雳的扎底苍巴妥拜等许多咒师,以后诞生了金刚持曲吉尼玛。

 

本则故事讲述了扎观禅师索捆大阳,医治拉洛官人、与苯敎首领斗

法、除取孽龙的事迹及其后裔勒辛本玛奇获美女与卦书的经历。

 



藏传佛教故事:名字与名声 ▎米粒 ▎两位大师与水晶 ▎冈波巴对生意人的忠告 ▎超越法规 ▎任何人皆可到达那里


藏传佛教故事:密续之旅 ▎遗体两次说话 ▎空行母的彩虹桥 ▎啥鬼东西也没有 ▎在电闪雷呜中诞生者 ▎鬼王 ▎神圣的发宝

藏传佛教故事:陈那的山洞 ▎阿底峡遇见宝贤——仁千桑波 ▎佛陀瞿耶的修观 ▎国王学狗叫 ▎一位临终比丘的鸟 ▎夏卡的雌牦牛


藏传佛教故事:眼中有金龙的… ▎冈波巴的大空 ▎噶仓巴的金刚宴 ▎瑜伽士以智胜忽必烈 ▎毯子大师与女巫 ▎一只鸽子与豆子度母


藏传佛教故事:杜鹃啼声之悟 ▎滇瑜伽士与金刚桥 ▎久嫫曼摩睡梦空行母 ▎内外反穿 ▎无修无碍 ▎食甘露为生者 ▎供养吉美林巴

藏传佛教故事:出世间智慧经典的口传 ▎复活 ▎法体变为大威德神像 ▎…岩藏大师 ▎古玛惹札圆寂 ▎…而遇难 ▎分身救出落水人

藏传佛教故事:上S石击弟子 ▎多珠千开悟 ▎千里之外 分毫俱悉 ▎一位顽劣的学生变成伟大的… ▎西藏牙医 ▎黑瑜伽士和狗大师…

藏传佛教故事:秋吉林巴和狼 ▎噶玛巴希的灾难 ▎花雨 ▎多珠千示现如何死亡 ▎转化 ▎比丘的金象 ▎一位喇嘛亲见文殊菩萨

藏传佛教故事:宗喀巴五次现身 ▎以“任何形象"闻名的S师 ▎修心修出了菩提花 ▎麻风病患者的舍利塔 ▎… ▎活人险些被超度


藏传佛教故事:妙吉祥友遇见骑象的国王 ▎破除寿难 了悟空性 ▎荟供 ▎持猎枪的大师 ▎长寿灌顶 ▎苍龙和金龙 ▎新娘

藏传佛教故事:三佛化一身 ▎一位游吟诗人的痊愈 ▎空中神变留梵铃 ▎阿底峡的开悟 ▎度母森林 ▎阿育王的儿子开了慧眼 ▎噶玛巴的

藏传佛教故事:常降甘露的金塔 ▎吉祥的香供 ▎你将此杖抓住 ▎雅丹珠古面见文殊菩萨 ▎一位开悟的尼师 ▎S像怒容退敌兵 ▎…

藏传佛教故事:罗刹珠子鼻 ▎一位喇嘛的母亲 ▎修恶咒者的报应 ▎银子是毒 ▎赤裸的度母 ▎一位伟大的法女 ▎十八稀有奇迹


藏传佛教故事:奇异的白法螺 ▎闹鬼的堡垒 ▎驴子带领唱诵 ▎两位圣者辩论 ▎寂天的开示 ▎母子皆高人 ▎中道尊者建立喀什米尔


藏传佛教故事:竹巴昆烈为佛像… ▎魔眼 ▎成就者的赛马 ▎拥抱度母 ▎万事无常,勿为情执… ▎文成公主的化身 ▎智慧也可以传染


藏传佛教故事:鳄鱼宝藏 ▎优婆毹多尊者与邪魔交会 ▎提多迦终止了无谓的牺牲 ▎米拉日巴睡懒觉 ▎青蛙入实相之流 ▎金银湖 ▎观…


藏传佛教故事:牛的业 ▎ 向空行母求法 ▎乌鸦说出秘密 ▎两个邪灵 ▎龙树菩萨的女神 ▎一位比丘的梦

藏传佛教故事:逝往法界,三日并出 ▎编篮师 ▎制伏卜者及法术 ▎超越诸毒 ▎谦卑侍师而成就 ▎在桥下皈依的小偷

藏传佛教故事:为何我从前没看到 ▎粗鲁的开悟 ▎未满三岁,广通佛法 ▎巴楚仁波切的女人 ▎一位印度班智达在西藏 ▎…的供养

藏传佛教故事:野兽为之引路 ▎头盖骨上有坛城 ▎高贵广大的心量最重要 ▎纽舒的实相启蒙 ▎知三世者 ▎匿名的喇嘛


藏传佛教故事:惹炯与老妇 ▎惧内丈夫的三个愿望 ▎会说话的自画像 ▎碎身变五佛 ▎松紧要合宜 ▎转世的争议 ▎执着束缚了我们

藏传佛教故事:马脸与铜色山 ▎端坐旗竿上 ▎开悟的厨师 ▎神通无敌的热译师 ▎小偷改邪归正


藏传佛教故事:黑行者的化身 ▎最好的精S修持 ▎DL喇嘛与羊粪供养 ▎以酒量福泽 ▎逝前显神通

藏传佛教故事:幻化出水火 ▎普贤王如来语录 ▎树上的三个人 ▎格西班的良知 ▎西藏最好的供养 ▎湖上遇奇观

藏传佛教故事:忍辱波罗蜜 ▎跃空试徒 ▎洞察秋毫的悲心 ▎格西班行窃 ▎老狗


藏传佛教故事:放生 ▎腾空转经者 ▎顶礼开悟的流浪汉 ▎妙悟空性

藏传佛教故事:兴起萨迦的预言 ▎捉龙入罐者 ▎炖皮浆糊 ▎化身入佛像


藏传佛教故事:渡河到彼岸 ▎神奇的牙齿 ▎佛像开口 ▎刹那证悟之法


藏传佛教故事:嘛呢老叟 ▎来自天上的玄祕神物 ▎米拉日巴最后的话 ▎反求诸已


试论藏传佛教的修道次第


藏传佛教道次第概述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8:藏传佛教的论著 ▎经论的修习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7: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6:宗喀巴师徒三尊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5: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尊者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4:噶举派的形成|“红帽系”huo•佛•系统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3:玛尔巴尊者和密勒日巴尊者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2:萨迦派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1:藏地最早的教派--宁玛派


公众号收官之23 实修原理篇:实修原理的底层逻辑 之 序篇
公众号收官之22 实修原理篇:为什么从眼中心起修?附:睡眠时注意力的状态(睡眠瑜伽)
公众号收官之21“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我的“长生不老”认知之路
公众号收官之20 实修原理篇:略论心智(下)

公众号收官之20 实修原理篇:略论心智(中)


公众号收官之20 实修原理篇:略论心智(上)


公众号收官之19 实修原理篇:从两个故事谈Sant Mat的印启

公众号收官之18 实修原理篇:Sant Mat的第一阶段修法 素描


公众号收官之17 实修原理篇:九扇门 与 众所周知却又隐秘的第十扇门


公众号收官之16:观世音菩萨不是单指某个人——纪念观世音菩萨诞辰!


公众号收官之15:实修系统之others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下)


推荐几本书籍:图解藏密、图解佛经等(持续更新中)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下)


公众号收官之答疑篇:关于内在境域、天(界)和如来藏 兼答无云晴空师兄之“如何划分境域力量?”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中)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2:人分南北,了义法岂分南北?


公众号收官之11:内地藏密实修之总说篇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下)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中)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上)

公众号收官之9:从“吕祖参黄龙”谈道家见地


公众号收官之8  道家始于“长生不老”,囿于“长生不老”

公众号收官之7:胡侃Sant Mat的前行思想


公众号收官之6  实修南传佛教今生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以“滑溜溜的心意个案”为例谈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法(禅宗、藏传为主)的差别

公众号收官之5  “坐上”与“坐下”谈开去(座上与座下):“坐上”“坐下”与(自)相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持物…

公众号收官之4  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真正“了义法”长什么样子了


公众号收官之3 关于Sant Mat的印启、传承及相关的不共教导

公众号收官之2 因为专注于高等境域的提升,导致Sant Mat的前行修法实在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公众号收官之1序章:我们永远只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到这里,就到这里了!”——公众号更新之收官季


请假条(2023年1月7日~2023年2月5日)暨新年祝福


请假条(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15日)附:上帝给好人最棒的奖励


请假条(端午节停更)附:“土耳其圣人:苏菲的神圣舞蹈”


新年祝福:你生而有翼


谈锡永先生:认识如来藏
《细说如来藏》全集
复旦王德峰教授:《心经》讲读(1-12)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