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给乐葩.辛格的教理》选读(二)
作者:圣.给乐葩.辛格
当我们降生到这个世上,所能拥有的伟大知识是唯有在肉身中,我们才能了悟的真理或上帝。我们如何认识上帝呢?从感官、心智、头脑或气(维生之气),无法理解祂。如果上帝必须被了解,唯有灵魂能够办到。灵魂何时能获得了悟的体验呢?是当它从心智、感官解脱时。
只要我们没有灵魂的内在的体验,便仍在完全的黑暗中。
那纳克上师在《迦布吉》中告诉我们:
有一个真理,不可示现的示现,
始终存在,祂是圣音、创造者、遍布一切,
无惧、无怨、超越时间,
本身不生、自存、完整。
任何诚心渴求上主的人将最确切得到祂。许多人会说:“我想要上帝。”但他们必须分析他们的渴望,了解他们为何想要上帝。我们将发现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他们孩子的健康、财富、声名和威望、移除不快乐、或来世的和平等等。每个人都在寻求援助。没有人真正想要上帝,只要上帝。所有人都为世俗的满足在哭喊,而上帝持续在赐予他们的愿望。因而慈悲的天父训令:孩子要什么,就必得什么。而凡真正渴求上主的人,只渴求上主,非常确切的,他将得到衷心的渴望。
如果一个人渴求今生来世的果实,如何能抵达上帝呢?彻底探索你的心,看看是否真正想要上主。
你们没有力量说话或保持静默,
没有力量要求或给予,
你们没有主宰生死的力量,
没有掌控财富、状况的力量,因而你始终不定。
你没有灵性觉醒的力量,
没有力量了悟真理,或是获得救赎。
让自认有力量的人去想办法吧!
哦!那纳克!没有人高或低,全都是祂的旨意。
——《迦布吉》第33节
真古鲁不会想从他的孩子身上得到什么,他只感高兴,另一个灵魂已得自由,正回返它原本家园。他对灵魂有真爱。
只要我们视自己为行为者,将持续在无尽的生死之轮上转动。当我执仍在,善行、恶行就全是绑缚,正如主奎师那所说的...象是金铐和铁铐。
上帝无以名状的状态中,既非光,亦非黑暗;既非音,亦非寂静。但当上帝呈现形状时,便以原始的属性——光和音显现。
透过印启(initiation初次的灵性体验,通常由在世明师赐予;也有人因深刻的痛苦经顿悟而获得初次的灵性体验)以及灵性的修炼,一个人逐渐了解自身的缺陷,并努力剔除这些缺陷,他对自身的净化越彻底,他便越进入神圣的生命。随着鱼鳞般的外壳日渐脱落,生命的真实价值变得愈发显而易见。灵魂逐步挣脱这个世界的桎梏而获取自由,且得以超越物质的身体,向上飞入高等境界。从此,“他行走,却不跟随肉体,而追随灵魂。”(《罗马书》 8:4)他虽活在这世间,却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他现在沉醉于高等灵界的喜乐,而不再享受从感官及感官的物件而来的快乐。
人类已使自己深深卷入心智和外驰机能中,使得他们唯有奋斗、坚忍才能摆脱。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苦境类似于被关在笼中数年的小鸟。即便你打开笼子的门,小鸟也不喜欢飞出去。反而会从笼子的一端飞到另一端,爪子抓住铁丝网,不想要自由,从笼子的门飞出去。同样的,灵魂已变的非常眷恋身体,而外驰机能抓住外在的东西,不想放手。不希望飞出在印启时,已被开启的门。
即便门已打开,灵魂是如此眷恋外在世界的东西,不想要自由。唯有当灵魂开始重获它心灵的原初纯净,最终才能想要免除肉身欲望和外在眷恋。
如果孩子把自己弄得很脏,母亲能洗净孩子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刷子刷,在洗刷的过程能说孩子会觉得舒服吗?只有在刷洗结束,发出洁净之光,孩子才会觉得舒服。
上帝使灵魂变得饥饿,然后再来喂养灵魂。不需要真正担心什么,只是对你自己真诚。祂已送你到正确的地方。祂是赐予者。这是非常微细、严肃的主题。
大自然的一切礼物都是免费的。灵性也是上帝的礼物,而非人的礼物。为何要卖呢?灵性不是可以买卖的商品。知识必须免费赠予。大阳照耀我们所有人,我们必须为此付费吗?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为上帝的知识付钱呢?印启是上帝的礼物,必须免费、自由地发放。所以真正的明师不会接受回报。他免费赐予。
所有被在世明师印启,进入超世界奥秘的人,都是命定的。这不是一个人选这个法门或法门选人的问题,而是在于弟子的背景。
更多资讯:
http://www.aiweibang.com/m/u/3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