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非派简介:四、苏非派的修炼道路(下)
苏非派简介:四、苏非派的修炼道路(下)
编者按:严格说来,实修、实修系统与宗教系统是两回事情,(按:其实,宗教与宗教系统也是两回事情)但是,因为最开始,那些真正的实修和实修系统几乎都存在于所有的宗教内部,当然后来就不一定了。所以,实修、实修系统与宗教系统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非派即是发源于伊斯兰教的实修系统。在Sant Mat看来,除了名相的不同,大乘佛教、密宗、苏非派等有着几乎一样的实修理论框架。
文中或有自赞毁他的成分请看官们自行甄别。转载此文谨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3.赞念(齐克尔)
“齐克尔”原是阿拉伯文的译音词,有记忆、纪念、赞颂等意。该词在《古兰经》中多次出现。例如经文说:“信士们啊!你们应当常常纪念(齐克尔)zhenzhu,你们应当朝夕赞颂(齐克尔)他超绝万物。”(33:41、42)
最初,纪念zhenzhu、赞颂zhenzhu,只是msl个人的一种虔敬行为,并不具有社会性。以后,随着苏非教团的出现,它逐渐成为教团宗教功修不可或缺的一种神秘仪式,而为各教团的导师所普遍采用。
赞念作为一种仪式,可以单独举行,也可以集体举行。它被认为是达到功修者所企求的那种狂喜、陶醉、出神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他们看来,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得以实现人主之间的交通和合一。
根据苏非派的理论,人的心灵有两座门:一是肉体的,另一个是精神的。人们通过赞颂zhenzhu可以分别开启这两座门。因此,赞念zhenzhu也可分为两类:一为“齐克尔·加里”,意思是高声赞颂;一为“齐克尔·哈非”,意思是低声赞颂或默颂。该派认为,高声赞颂可以打开肉体之门;低声赞颂可以开启精神之门。功修者只有在导师的指导之下,接受这两方面的训练才能掌握打开肉体之门和开启心灵之门的方法。以后,由这两种不同的赞颂方法中,分别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精神功修的派别,即高颂派(亦称高赞派、高声派)和低颂派(亦称低赞派、低声派或默颂派)。在中国,它们分别称为“哲合林耶”和“虎非耶”。
赞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舌心并用的齐克尔。这种赞颂分为两步:先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赞颂,赞颂时伴以身体的相应部位的动作;随后是下意识地赞颂。
第二阶段是心(有形的心)的齐克尔。它也分两步:先是赞词在舌上消失,但在思想中继续有齐克尔;这时思想中仍有模糊的愿望,以求保持齐克尔的形式;随后是下意识的保持齐克尔的形式。
第三阶段是内心(无形的心)齐克尔。这时,齐克尔赞词的内容、形式以至于赞词的字母都从心上消失,齐克尔只存在意念之中。
根据苏非派的主张,一般信徒不需要理解齐克尔的繁琐理论,只要在神秘的赞念仪式中,熟练地掌握、简捷地重复实践即可。赞念被认为是苏非虔诚信仰的外部表现,它体现了他们的内在的心灵和精神的修炼过程。因此,苏非在赞念过程中,不仅是口头的赞颂,而且应伴之以身体的有关部位(头、肩、眼、手、腰、足等)的动作;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呼吸动作(呼气、吸气、闭气等)相配合。
各苏非教团一般都规定了各不相同的赞颂zhenzhu或赞念经文的内容, 赞颂的次数。有的甚至规定了赞颂一定赞词的时间。就赞颂的次数而言,有规定念数遍的,有的要念数百数千遍,最多的可达到数万到十万遍,直念到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的状态。这就是他们所期望的那种陶醉或出神的境界。
例如,在苏哈拉瓦迪教团中,其赞词借自《古兰经》关于七种奇妙灵魂的经文,与七种奇妙灵魂相应的是七种色光(即由最下层的蓝光, 逐步上升为黄光、红光、白光、绿光、黑光而至最上层的无色光),与色光相应的,是赞念有关的赞词:
“万物非主,唯有zhenzhu!”(赞念10万次)
“安拉!”(赞念10万次)
“他!”(赞念9万次)
“永生者!”(赞念7万次)
“供养者!”(赞念9万次)
“至仁者!”(赞念7万5千次)
“慈悯者!”(赞念10万次)
赞诵要求身体配合一定的动作、赞诵要求千万次的重复,其目的就在于获得他们所需要的那种陶醉、出神的精神境界。在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中,同样有关于神秘主义功修过程应该注意的程式。例如《天方正 学》中,就有关于赞颂齐克尔时的要求:
一呼八站,一吸九登;八站九登,字字升腾。 一字一步位,八站九登,按著步位,用意而念。
苏非派各教团的赞词内容大同小异。主要的赞词有以下内容:
Subh·āna'llāh!( 赞 美 zhenzhu !)
Alh·amdu li-'llāh!(赞颂全归zhenzhu!)
Allāhu Akbar!(zhenzhu至大!)
Allāhu Samī‘un!(zhenzhu是全听的!)
Allāhu Bas·īrun!(zhenzhu是明察的!)
Allāhu‘Alimun!(zhenzhu是全知的!)
Allāhu Kāzirī!(zhenzhu与我同在!)
Allāhu Shāhidī!(zhenzhu见证我!)
Allāhu Ma‘i!(zhenzhu与我同在!)
在赞念《古兰经》的经文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他是前无始后无终的,是极显著极隐微的,
他是全知万物的(57:3);
他是与你们同在的(57:4);
我比他的命脉还近于他(50:16);
无论你们转向哪方,那里就是zhenzhu的方向(2:115);
zhenzhu是周知万物的(4:126);
凡在大地上的,都要毁灭,惟有你的主的本体,具有尊严与大德,将永恒存在(55:26、27)。
苏非派除了赞诵上述赞词和经文外,zhenzhu的美名、zhenzhu的代词(他),也是赞念的内容之一。
如前所述,苏非赞念时要配合一定的身体动作。例如,他们在赞念主要的赞词之一的“万物非主,唯有zhenzhu”时,就是这样。根据苏非派的说法,该赞词的前半部分称为否定词,后半部分称为肯定词。苏非派认为,修道者赞颂zhenzhu的过程也应该是呼吸吐纳的过程,呼吸吐纳是重复这一赞词的自然过程。赞念到否定词时,应将气全部吐出;赞念到肯定词时,应将气纳入;赞念声应有一定的节奏。
赞念的形式(即赞念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与呼吸)通常因导师或教团而异。例如有的在赞念时闭眼、闭嘴、咬紧牙关、舌尖顶住上腭、闭 气,然后由心部用尽全力赞念;赞念时,呼吸必须匀称,每一次呼吸应念诵三次。有的头部由左向右,有的由右向左,头转向左方时,应随着注视心的部位,按着赞颂的音节,头部来回摆动。赞念者可以跪坐、可以盘腿而坐、可以站立,也可以手搭在其他苏非的肩上,围成圆圈。头部和身体全都同时轻微摇动,口中发出“zhenzhu!”、“哦,zhenzhu!”或“哦,他!”等赞美声。汉文伊斯兰教的《天方道程启径浅说》中,就谈到赞念“齐克尔”时的一些有关问题。例如它在关于“意念”齐克尔时说道:“凭黑牙立念(即意念),总要不涉于勉强。故一口气数,或念一遍可、三遍亦可。久之,气数归于自然,或念五遍、七遍、九遍,直至一口气数念廿一遍。”
在苏非派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把音乐(各种乐器)、诗歌和舞蹈引入齐克尔仪式。大神秘主义者安萨里(1058—1111)对此就予以肯定。他认为音乐比诵读经文更容易使人达到出神状态。一般苏非也持这一看法, 并在宗教仪式中大多采用乐器。他们认为和谐的歌唱、悦耳的乐声、婆娑的舞姿、激烈的旋转,都可以使人达到精神恍惚、陶醉、出神的状态,增强赞念者的情绪,加快合一境界的来临。
尽管苏非派强调在宗教仪式中引入音乐、歌唱、诗歌、舞蹈的必要,并赋予神秘主义的含义,但它们的世俗性质仍很难被抹杀。因为在赞念的诗歌和歌唱中,已由赞颂zhenzhu和xianzhi,进而赞美世俗的君王、大臣和苏非导师;而音乐、舞蹈本身又构成了他们的严肃、静穆的宗教生活以外的文化生活,增加了俗世生活的气氛。
苏非派举行齐克尔仪式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主交通和合一境界所必需的陶醉、出神的状态。至于在赞念过程中,功修者能否真正进入这种状态,则完全取决于个人以前的修炼了。因此,在赞念时,有的苏非因顾虑或担忧功底不够,怕所需要的状态不能来临而流泪、低泣,有的脸色苍白,有的眼神焦虑,有的双眼紧闭。有的功修者在赞念时,或是出于忏悔、自责,或是出于虔诚。会举行类似幻术的神秘主义仪式。如以针剑刺身、吞食蛇蝎、头钉铁钉、足履炭火等等。
在法国热拉尔·德·维里埃著《肯尼迪案卷》这一惊险小说中,作者介绍了一位土耳其苦行僧参加神秘的宗教仪式的情景。该苦行僧作了如下的自述:“当苦行僧是父传子袭的。我父亲就是苦行僧。我20岁那年开始修苦行。自那以后,我都定期参加仪式。一时间超脱世俗人间,灵魂升华天国,确是另一番境界……”“自从修苦行在土耳其为法律所不允许以后,我们就只能一年聚会一次做祈祷,做奥义传授仪式”。接着,作者把他看到的神秘仪式介绍如下:“教徒们都在默祷,过后就是跳舞。这是仪式最后一个阶段。其时人的灵魂已经升华到真主的身边。”“…… 看见20来个人……一个紧跟一个来到了庭院。然后他们围坐成一个圆圈,双手放在膝盖上开始低声祈祷……只见他们嘴唇在动,口中念念有词。可是却不知所云”。“一阵鬼哭神嚎似的声音突然震动了……一双完全翻白的眼睛直勾勾地瞪着,一缕带血的流涎从嘴边一直流到胡子上。在额头中间钉着一个铁钉……突然鼓打响了,节奏快得像爵士乐。那个人又发出可怕的嚎叫……这时,只见他右手从袍里伸出,握着一个镀金木槌,用尽全身力气打着前额上那颗铁钉”。“他是个用肉体痛苦折磨自己的苦行僧。我们称之为呐喊苦行僧”。“(铁钉长)8厘米”。“现在他随着一种奇特的旋律舞动起来”。
“……苦行僧一个个依次而入……这个仪式已经进行了半个小时了。这时,大半苦行僧一臂朝天,一臂向地……这种姿势的含义据说指天象征精神世界;指地代表世俗人间。这时天地之间通过袈裟转动的声音、奇特的音乐等等互相通达了”。
上面引用的资料仅是文字的,还缺乏点形象。在《世界知识画报》1993年第4期刊载了六张照片,向我们更为明确地显示神秘主义所导致的奇特情景。照片拍摄了库尔德人的“神功”,其文字说明如下:“在库尔德斯坦绵延起伏的群山中,一座清真寺里聚集着库尔德ysl教善会(疑即苏非教团)虔诚的信徒。他们围成一圈正襟危坐,伴随着鼓声抑扬顿错(挫)地诵读祷文。这一宗教活动每周在晚间举行两次。活动开始时,参加者根据主持人的安排,依照严格的礼仪要求席地而坐。酋长或其代表与他们一起反复呼唤真主,并一遍又一遍地诵读ysl教教义(疑即清真言),同时不断加快呼吸的频率。一些教徒则开始专心做起奇特的深呼吸韵律操(疑即配合赞念仪式的身体有关部位的规律性动作)。随着他们强劲有力的动作,四周气氛逐渐受到感染,其他信徒也兴奋起来。但这只是‘序幕’,随之而来的‘神功’表演才令人惊心动魄。有的人用木槌将锋利的匕首钉入同伴的头顶;有的人用长长的利剑刺穿同伴的腹肌;另一些人则把铁钎扎进肋部或用钢针穿透自己的面颊。在急促的诵经声和击鼓声中,有的信徒口含烧得通红的木炭,赤脚站在寒光闪闪的马刀上,并用利剑在脊背、胸腹等部位划割。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而演出者却都神态自若。”
如何来说明上述令人咋舌、惊恐之举呢?苏非的这些活动无疑是个人的一种自我折磨;这种自我折磨具有肉体惩罚的象征。很可能他们认为只有借助于此才能最便当、最有效地摆脱因生活于尘世而具有的负罪感,也是个人达到心理平衡、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的一种补偿手段。不言而喻,这是某些教团的苏非所企求的人主合一境界不可或缺的内容。
此类自我折磨是否毫无任何肉体的疼痛感觉呢?我国医学界开展的“针刺麻醉”有镇痛的作用,能使接受手术者无痛觉之感。苏非们的种种自我折磨是否有类似于“针刺麻醉”的生理机制,尚有待于现代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科学解释。但不管怎么说,苏非的神秘主义宗教仪式可以导致人的神志恍惚、入迷、出神的境界。在此状态下,是否与“针刺麻醉”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它能令人忘却疼痛或无疼痛之感,对此,没有切身体验的常人是无法给予回答的。这可能就是它的神秘之处。
本文摘录自《伊斯兰教的苏非神秘主义》作者:金宜久 著
* ❈ *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